你的位置: 乡村阅读网 > 历史 > 五代十国(下)
《五代十国(下)》最新章节 五代十国(下)贺環李存勖朱温全文阅读

五代十国(下) 公孙谏

主角:贺環李存勖朱温
主角是贺環李存勖朱温的小说是《五代十国(下)》,它的作者是公孙谏写的一历史类小说,文中的历史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五代十国,从后梁和晋国的夹河战役到南唐灭南楚,朝代频繁更迭,进入最后的统一阶段。.
状态: 已完结 时间: 2020-01-02 12:43:11
在线阅读 放入书架

扫描二维码到手机阅读

  • 章节预览

贺環从德胜退回到台村之后,感觉到了冰封雪谷般的巨大压力,首先他感觉到了李存勖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自己仿佛已经完全没有了机会,其次,就是朱友贞对他的不友善态度,还有士兵们的厌战情绪,三重负面压力轮番地打击他的小心脏,顿时让他觉得受不了、吃不消,一时不慎居然就这么挂了。

朱友贞听到了这个消息,急忙下令让开封尹王瓒接替了老贺的职务,继续和李存勖夹河较量。

在朱温的时代,后梁和晋国作战之所以胜多败少那也是有原因的,绝不是运气问题。朱温这样的货色,老天又能给他多少好运气呢。最主要的是,他的手下的确是有不少的骄兵悍将,打仗的高手。

刚上台的这个王瓒就是其中之一。

王瓒什么都好,有资历有能力也有影响力,后梁的士兵们对他也很服气,可就是有一点不好,他出身不好,来自一个有政治污点的家族,他是大军阀王重荣的侄子。而王重荣当年和李克用是亲密的同志关系,所以一直以来都在遭受后梁上层的猜忌,这次调他上阵显然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王瓒的确有两把刷子,他刚一出场,就把晋军好不容易争取过去的主动权给夺了回来,王重荣采取的策略是以攻为守,本来晋军在黄河南岸建立了两个桥头堡之后,对于后梁的都城大梁造成了重大的威胁,王瓒经过一番争夺也是无可奈何。但他别出心裁,在黄河北岸的德胜上游的杨村也建立了一座营寨,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你可以来,我也可以去”的局面。

李存勖对于王瓒的意图非常清楚明白,当然不可能让他得逞,这就等于是让对手在卧榻之旁酣睡呀,于是立即带兵去打,可是没想到,两个月下来,双方交锋一百几十次,居然不分胜负。

这还不算,战斗过程当中,李存勖和他手下的大将还纷纷遇险,情况非常危急。差点就让王瓒改变了历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几个人是绝对不能死的。

首先就是李存勖本人,战争进行到十二月份的时候,李存勖心里非常着急,这位百战百胜的战神心想,这么多的仗都打赢了,怎么偏偏就是这道坎过不去,试想一下他的心里也可能产生了侥幸的心理,于是急于寻找对方主力进行决战,这时候,他就听说王瓒带着后梁的主力大军来到了杨村附近,正在修建粮库,打算进行长期对峙。

第一,李存勖不可能让他们这样做,第二,修建粮库这么重要的工作肯定有大军驻守,他想消灭这支有生力量,把后梁吓破胆,所以带着精锐大军就杀过去了,可是没想到,这一切原来都只不过是王瓒所设下的圈套,李存勖刚到了杨村就被包围了,被人家打得只剩下十几个骑兵,差点就英年早逝了。幸亏被手下的大将李绍容拼死救了出来。

然后遇险的就是后晋的开国皇帝“大汉奸”石敬瑭和后汉高祖刘知远,当然他们现在还只是李存勖手下的部将。

某一日,在攻打杨村的战斗中,李克用的女婿也就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领着手下的大将刘知远去冲锋陷阵,两个人都是真命天子(虽然他们当时还都不知道)所以打得比较顺手。他们一会儿就把敌人杀得七零八落,横冲直闯地追了过去,可是没想到居然又中了王瓒的圈套,被一群铁甲骑兵给包围了,石敬瑭的战马马甲断掉了,差点被生擒活捉,幸亏刘知远很忠心的把自己的战马让给石敬瑭骑,石敬瑭这才幸免于难,最后刘知远也杀了出去。

话说这件事情看起来不大,其实真的是蛮大的,假如当时石敬瑭死了,中国人就不会失去燕云十六州,从此失去了长城的保护,使得北方游牧民族随时都能长驱直入饮马黄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可惜,后梁的军队就是不争气,一个个胆小得要死,追了一会儿就不敢追了,让石敬瑭侥幸逃出一条狗命。

按理来说,王瓒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应该给发张奖状鼓励一下才对,或者干脆给涨点工资啥的,可事情的结果刚好相反,王瓒非但没有得到奖励,反而接到了调离夹河前线的命令,至此他还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无论如何,既然上面的命令下达了那就执行吧,后面的事儿他也不管了。后来他听说戴思远接替了总指挥的位置,继续在黄河两岸和晋军周旋也就放心多了,因为戴思远的能力也不比他差。要说朱温当年能够叱咤风云差一点统一中原也真不是侥幸,手下那叫一个人才济济呀。

戴思远上任之后,立即调整了王瓒的右倾路线,采取坚守政策来对付晋军。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李存勖急于求成,却找不到对手,前面有黄河天堑挡在那,他也过不去,久而久之就僵住了。

本来这种情况双方都可以原地休息一下,可天公偏偏不作美,也算是赶上了多事之秋,双方的后院都起火了。

首先起火的是后梁这方面,而且还是朱友贞皇帝的直系亲属。朱友谦这个名字同志们大概都不陌生吧,没错,就是前文书中说的因为争夺皇位失败而投降给李存勖的那位冀王。后来因为朱友贞写信勾引他,他也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在晋国时间长了会尴尬,一不小心就会当炮灰,所以就又背叛李存勖回国了。

大概是造反也上瘾吧。就在李存勖和朱友贞夹河大战的时候,朱友谦又有想法了,他派兵袭击了邻近的同州,赶走了地方官,然后用正式的文件通知中央政府,称必须让自己的儿子当忠武军留后。

这种事儿也无需开会定性,根本就是造反,朱友贞当然不能同意。朱友谦也真能做得出来,行,你够狠,你小子不是不同意嘛,那我就炒了你的鱿鱼,换一个老板。这次他选择的还是李存勖,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原这一片唯一真正能够和后梁对抗的就是依靠外资(沙陀)起家的李大老板了。

按理来说,对于这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大叛徒,李大老板根本都不应该搭理他,可是李大老板有他自己的想法,现在夹河战役陷入了僵局,所以他就迫切地盼望着梁国能窝里斗,越乱越好,朱友谦正好成了可供利用的人,所以李存勖很痛快地就答应把这位小弟重新收入门下。

朱友谦一直都害怕朱友贞来打,这下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可事情偏偏就是这么拿人开玩笑,李大老板的任命书刚刚到达,朱友贞的任命也下来了,他表示不计前嫌,答应兄弟的一切要求。原来朱友贞左思右想,现在梁国的军队正在对李存勖进行灭国性的攻击,实在没有精力去对付朱友谦,暂且还是容忍了吧。

朱友谦顿时就傻了,这该怎么办?到底是一条道走到黑,还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一边是强大的晋国,一边是自己的祖国,我该何去何从?

正在他左右为难无法决断的时候,朱友贞也得到了朱友谦接受晋国册封的消息,顿时勃然大怒,暗想,朱友谦是给脸不要脸了,老子让一步他进一步,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以为老子是病猫啊!

朱友贞立即就派出了现今梁国的手下大将刘鄩出马讨伐同州叛逆朱友谦。

刘鄩终于又能复出了,可以想象他此刻的心情应该非常激动,前段时间他因为被李存勖暴打了一顿,不是被停职了嘛,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立即披挂上马直奔前线,可是到了前线一看,原来自己要对付的居然是他的亲家。

没错,刘鄩和朱友谦是儿女亲家。

因为这个原因,兵权在手的刘鄩顿时就动了私心,趁着职务之便为朱友谦找机会下台阶,他写信给朱友谦,说道:“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你好好地反省一下,跟我回去请罪,皇上看在你是皇亲国戚的面子上一定会原谅你的,如果你非要一意孤行,咱们的亲戚也做不成了,我也只有动手了。”

这话朱友谦当然不信,但是他害怕了,因为刘鄩是朱老魔留下的老牌宿将,法力高强不好惹,而且兵多将广,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不答应的话,几个回合下来估计自己就会身首异处。

但如果答应下来的话,也不一定就能活命啊!

朱友谦也是个狡猾的家伙,他不说不,也不说答应,只是一个劲儿地拖,一直拖了一个月的时间,结果,李存勖的援军到了。

这次李家军的阵容非常强大,可见李存勖是花了大力气,决心要开辟第二战场的,也许他知道黄河防线不容易突破,所以故意要让梁国疲惫,大军一下子来了五六万。总指挥就是周德威去世之后晋国的第一战将李存审。

两军刚刚交锋,刘鄩就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吃了亏,他没想到晋军能来得这么快,就好像空投一样出现在了原本力弱的河中军之中,把他的精锐部队打得大败,只好及时向后撤退,重新组织冲锋。

回到帅帐中的刘鄩追悔莫及,就为了自己重感情,结果导致国家受了损失,现在敌军大兵压境再想取胜比登天还难,这个朱友谦真不地道。可事已至此,着急也没用,只能先这么僵着,等待时机。

朱友谦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尤其是内心深处一直都在彷徨和挣扎着,他感觉战争这样打下去也许梁国和晋国没事儿,最后有可能是自己当了炮灰,白让他们隔山打牛了。客观上,本地越打越穷,老百姓怨声载道,万一晋国败了可怎么办?

于是有人就对朱友谦建议,不如咱们再反叛一次,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吧。反正已经来回好几次了,再来一次也是轻车熟路,就当开年会了。

这一次朱友谦倒是没有犯糊涂,他知道什么都可以丢,人的信誉度不能丢,因为别的东西都可以补,但信誉度这东西要是丢了,那可就真的完了,一辈子也回不来了,不论是梁国和晋国日后都不会把他当人看了。

所以这一次他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跟着李存勖干了。

训斥了自己的手下之后,朱友谦立即给城外的李存审通信,表达了自己的忠心。结果这一票还真是让他压中了,刘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此次出征大失水准,被李存审打得都找不到娘了,几下子就被包围,而且围得水泄不通。

时间长了,两军的粮食快吃完了,李存审估计刘鄩不会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斗力,所以就打开一道口子让他跑路,结果刘鄩真的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逃跑了。河中这块地盘,从此归属晋国。

刘鄩战败的消息把朱友贞差点气死。刘鄩回到国内,立即被罢免了兵权,然后朱友贞命令张全义暗地里把他毒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对于李存勖来说,四面八方传来的似乎都是利好的消息,真命天子就是这么任性吧。以前李世民不也这样嘛!可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的,正在他准备挟持胜利的余威一举渡过黄河的时候,忽然一个噩耗传来了,镇州失守了!

镇州本来是大军阀王镕的地盘,当地军队号成德军。王镕在梁晋争霸的时代,一直都是李克用和李存勖的铁杆,坚定的有产阶级反朱温联盟的斗士,他的死是五代十国军阀界的一大损失,从此少了一个荒唐的人物,也使得天下失去了一个杀人魔王!

话说王镕是怎么死的呢!事情是这样的,原来王镕到了晚年的时候,和刘仁恭一样,生活上变得非常糜烂,基本就是帝王生活。他比帝王轻松的地方就在于,他抱上了一颗粗腿,那就是李存勖。

成德军虽然表面上是独立的,其实一直都受到晋军的庇护,那可真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既安全又舒适,这样一来王镕也就闲下来了,大家都知道穷汉闲下来都会生事儿,更何况王镕这尊大神,当然是饱暖思淫欲。

他思的淫欲很大,不但让手下从民间搜刮了上千民女供他享用,而且还学人家秦始皇玩长生不老。他也不想想,当年人家秦始皇那是多大的腕儿,他跟人家能比吗?可他偏要这样做,四处求仙问道,还钻山洞,花了无数的金钱,老百姓都快被他榨干了。

这时候有一个叫李弘规的宦官就劝他:“老大,以后咱别这样了,再这样下去要出事儿了,再怎么说你也算是晋王的小弟,人家晋王现在正在黄河岸边打仗,您可倒好,一天到晚在床上缠绵,这不太好吧,您把炮火支援一下晋王也行啊,而且您天天出去自驾游,万一哪天出点事儿,咱国家可就完了。”

王镕根本听不进去,他觉得李存勖就是大树,他现在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的顶着呢,我怕啥呀,该玩儿的玩儿,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话说回来,这种没追求的生活,如果有基础的话也的确不错,可问题是,你能不能就这么安逸到死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不久之后出事儿了,首先发难的就是李弘规,李弘规不太守规,他带兵包围了王镕的家,杀死了王镕的若干亲信,逼迫他不许修仙,干点人类力所能及的事儿。当时王镕被刀子架住了脖子自然听话,连连点头。

这个李弘规绝对是忠臣,他绝对没有造反的意思,看老大认错了,立即就收兵。王镕回到镇州之后,李弘规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王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天晚上就把李弘规全家给杀了。

这事儿到这里本来也就完了,可是王镕非要穷追猛打追究余党不可,这一下子闹得人心惶惶,掉脑袋的数以千计。

王镕有一个干儿子叫张文礼,张文礼因受到了亲儿子王昭祚的猜忌而害怕被杀。于是心里就产生个想法,他相当老大。可是当老大不是随便就能当的,手下没有几个人,当炮灰都费劲,当什么老大呀!

别急,人家有办法。

张文礼很快就找到了李弘规被杀后剩下的五百名亲兵,他对那些士兵说:“听说老大要把你们这些以前跟着老李混的人全都干掉,还要诛灭九族,你们打算怎么办?!”

“跑呗!”士兵们沮丧地说!

“往哪跑?到处都是老大的人!”

士兵们一听全都傻了,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心想,这可该怎么办呢!于是张将军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兄弟们,你们还不如跟我造反算了。

就这样当天晚上,被张文礼忽悠傻了的五百名士兵就真的跟着他造了反,而且还成功了,王镕父子全都被杀。

古代的通讯没有这么便利,手机微信微博甚至于最原始的电报都没有,飞鸽传书估计也够呛,所以远在魏州的李存勖根本没得到消息,此刻他正在为两件事情烦心,第一就是夹河战役,第二就是称帝。

当时因为他打了很多的胜仗,所以手下都希望李存勖能够进一步的有点大出息,他们也好跟着水涨船高啊!可是当时的李存勖已经是称霸河东的晋王了,还能有什么出息,再往上那可就是皇帝了,皇帝再往上也就是玉皇大帝了。

玉皇大帝的梦现在没条件做,但是做做皇帝梦还是可以的。于是河东军阀的将领们一致上书给李存勖让他登基称帝。

世上哪有人不想当皇帝呀,不想当皇帝的军阀就不是好军阀,李存勖心里自然是高兴得要死,可是中国人有个很优秀的传统那就是谦虚,也可以叫虚伪,越是想得到的东西,你就必须要假装不想得到,不然轻则别人说你没深度,重则那可就是野心勃勃了。

所以李存勖赶紧向大家表示,他起兵就是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老百姓,当天子的事儿从来都没想过,你们不要这样,这样很不好嘛!可是大臣们不乐意,一再上表“赶鸭子上架”。

李存勖最后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屈服就范了,不过他还是很委屈地提出了条件,意思就是说:“我的父亲李克用,当年想要当皇帝早就当了,之所以没这么做,是因为他是大唐朝的忠臣,他老人家起兵就是为了讨伐朱温这个叛逆,所以我是绝对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愿的。”

结果大臣们立即灵机一动地想到,大唐朝的皇帝姓李,而李存勖也姓李,所以现在让他继承大唐朝的江山社稷是再合适也没有的了。李存勖顿时觉得有道理,于是开始兴致勃勃准备即位的工作。当然这中间也并非一帆风顺,大唐朝还是有一些忠实的追随者的,老臣张承业就几次三番地表示反对,但满朝文武只有他一个人唱反调,李存勖根本不听,皇帝他是一定要当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文礼很不识时务地给李存勖上了一道表,把自己大义灭亲的事儿说了一遍,最可气的是居然还厚着脸皮要求册封。

李存勖听说盟友死了,顿时勃然大怒,此刻他已经是气吞万里如虎的侵略大王了,而王镕则是他尽人皆知的铁杆小弟,没有他的同意,王镕***都是有罪的,更何况是被自己的干儿子给干掉的。气得他立即就要发兵。

但是手下又来劝他,说现在国家正在和后梁夹河苦战,实在没有精力去**这些小鱼小虾,能不能先缓一缓。李存勖一听还真有点道理,于是就忍气吞声真给张文礼封了个节度使。

不过张文礼也不是傻子,五代十国那种军阀割据的年代,没两把刷子也混不到他那个地位,他已经想到李存勖有可能跟他玩缓兵之计,所以他也不能在一颗歪脖树上吊死,立即写信给了定州的王处直和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机。

先按下张文礼和李存勖的官司不表,咱们说说后梁方面。这消息对于他们来说,那可真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后梁的满朝文武都觉得这是个咸鱼翻身的机会,如果跟张文礼前后夹击,晋国必然完蛋。

一开始朱友贞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后来,朱友贞又改变了主意,觉得太冒险了,本来夹河方面的兵力就够吃紧了,再分兵去河东搅合力不从心,搞不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等死。没准还能多活两天。

就这样,后梁失去了击败李存勖的最后一次宝贵机会。

张文礼坐等援兵,快一个月过去了,连个人影都没看见,这下子可把他急坏了。突然他想起来在镇州有一支属于成德军的军队,将近一万人,负责给晋军协防北部地区,都是精兵。他就觉得如果把这些人弄回来,情况可能会好一点,于是就得寸进尺的跟李存勖提出了要求。

李存勖想怒还没有怒的时候,镇州这支人马自己先不干了,他们都知道王镕是怎么死的。他们一向都被认为是王镕的亲信,张文礼这样做分明就是要斩草除根,与其让他杀,还不如反了算了。于是他们派出了代表去见李存勖,说要打先锋,除掉大叛徒张文礼。

李存勖当然高兴了,用一番豪言壮语勉励这些人,告诉他们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道理之后,就任命了一个叫符习的人当将军,让他去揍张文礼,然后另外派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相州刺史史建瑭去协助他。

晋军的攻势总是这么猛烈,虽然不是李存勖亲自带队,但是他们依然打得有声有色,很快战火就烧到了张文礼的大门口。张文礼寻思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退敌,于是就想到走为上策,他一步就走到阎王爷家里,让晋军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这厮居然吓死了。

按理说,张文礼死了之后,一切不都好办了吗,剩下的就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接收投降啥的。可是没这么简单,因为张文礼的儿子还活着,而且这厮还有点侥幸心理,仗着城池坚固,居然打算和装备精良血水里泡大的晋军死磕。

结果,别看人家年纪小,本事可不小,一上来就射死了踌躇满志的史建瑭,给了李存勖一次重重的震撼。

史建瑭不是普通人,前文书咱们说过,朱温最初和李克用闹别扭的时候,在上源驿事件中埋伏了李克用一把,侥幸逃生的就三五个人,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唐明宗李嗣源。战死的大将里面有一个叫史敬思的,就是史建瑭的老爹,当时他主动断后,可以说是救了李克用一命,所以从小到大,史建瑭都受到李氏父子的优待。史建瑭也争气,打仗是一把好手,失去了他,李存勖非常痛苦。

李存勖表达痛苦的方式就是御驾亲征。李存勖的动向很快就被后梁主将戴思远给侦查到了,别说戴思远不是个呆鸟,就算呆到家了,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即率军想要趁着晋军空虚袭击他们在夹河两岸的堡垒。

不过他们太低估李存勖了,他走了,但他的头马李存审还没走呢。李存审设计以三千铁骑给了戴思远迎头痛击,打的老戴抱头鼠窜,从此不敢冒头,回去坚守了。李存审以实际行动证明,没有李存勖的晋军也是虎狼,不是绵羊。

李存勖觉得张文礼叛变之后,镇州肯定民心不稳,而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瑾是个毛头小子更加没有人脉,契丹方面碰过一次,估计不敢来了。而定州的王处直一直都是自己的盟友,则肯定不会来,至于后梁自顾不暇,不需要担心。所以只要自己去了,分分钟就能把他拿下了。

可是他没想到,契丹人还真就来了,而定州的王处直也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过来趟浑水。

王处直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呢?仔细分析一下就能明白,其实也不外乎就是唇亡齿寒四个字而已。王处直坚定地认为他和王镕都是晋国的小弟,王镕死了没关系,只要有镇州的成德军在,那晋国就不会对他进行吞并,可是李存勖这次摆明了要踏平镇州,他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所以王处直派自己的儿子王郁率军进入镇州迎战李存勖,而契丹人没有直接跟李存勖交锋,他们攻打的是幽州,来个围魏救赵。

晋王李存勖首先攻打的当然是镇州,嘿嘿,让人可喜的是,他的大军刚到镇州,王处直就很自觉地死掉了。这也再次表现出了五代十国那个时代是如何的混乱,事情的经过很简单,王处直也像其他的军阀一样喜欢收干儿子,而军阀们普遍对干儿子还都不错,当成亲儿子看待,使得干儿子都觉得自己也拥有平等即位的权利。王处直收的这个干儿子叫王都,王都造反了,因为他听说王处直要把节度使的位置传给亲儿子王郁,所以他起兵把王处直和王郁等人全都杀死,并且请求李存勖册封。

李存勖当然不会吝惜一张委任状,马上就封他为节度使。可是当时耶律阿保机已经和王处直结盟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怒不可遏,他舍弃了幽州,跑到定州来揍王都。王都知道自己不是契丹人的对手,赶忙召唤李存勖来救火。

这次战斗,耶律阿保机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因为天气寒冷损兵折将不少,灰溜溜的败退回草原。当年李克用给了李存勖三支复仇之箭,虽然说李存勖没有能够灭掉耶律阿保机,但也算是给了他重重一击,报了仇了。

让李存勖感到头疼的还是镇州。

因为就在他击败契丹人夺取了定州之后,阎宝等人依然没有能够攻下镇州。

此时后梁的戴思远再次对夹河发起了猛攻,李存勖考虑到河东的乱局也就这样了,镇州缺少粮食早晚都会被攻下,所以没往心里去,打算回到夹河战役中去。没想到他刚回到战场上,就收到了一个很坏的消息,阎宝战败了。

要说镇州城内那些缺衣少食的残兵败将能够打赢阎宝这样的老将,杀了李存勖他也不信。经过一番调查,才知道原来这老头太轻敌了,当时镇州城内缺少粮食,经常有士兵偷偷摸摸地出来挖野菜,阎宝处理这种事情就是见一个杀一个,可是没想到居然一下子出来五百人,阎宝打算把他们引入埋伏圈,集体屠杀。

可是没想到这是人家的计策,随后又出来好几千,等他发现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冲入了晋军的营寨,顿时晋军崩溃向后撤退,连营寨都丢了。

李存勖听了这件事情之后,觉得阎宝犯的错误太低级,有点无法接受,于是就把他撤换了下来,让大将李嗣昭去接替他。

李嗣昭比阎宝更倒霉,这位和李存审、周德威齐名的晋国名将,就像当年的小霸王孙策一样,在出去巡逻的时候,遇到了几个散兵游勇,被人一箭射中了头部,结果回到营寨里,医治无效,牺牲了。

连续三位顶尖的战将死去,让李存勖悲痛欲绝,可是夹河战场也离不开他,所以他再次派出了名将李存进,打算血洗镇州,为三位大将报仇,然而很快更大的一个打击到来了,身为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进居然也喋血在镇州城下。这座看似毫不起眼的城池,居然成了晋军的噩梦。

李存勖心中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未来他还有很多仗要打,这些人是他团队的核心,正因为有了他们他才能够无往而不利,而如今,他们却一个个的被镇州吸取了魂魄,可是他却偏偏走不开。

怎么办,李存勖沉思良久决定启用首席大将李存审亲自出马,然而在李存审出发的时候,他又紧张得不行,不是因为镇州的张处瑾有多么厉害,更不是有诸葛亮那样的人在幕后指挥,而是他觉得镇州城头仿佛被人下了符咒,专门诅咒晋军的符咒。

不过还好,李存审一向都是一员福将,这次倒是没出什么差池,镇州被拿下了,张处瑾一家老小全都被砍了脑袋,然而这有用吗?他们给晋军带来的损失,就是再砍上十几二十次脑袋只怕也弥补不了吧。

更加可恶的是,被镇州这股子春风一吹,全天下的人都意识到了,原来晋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李存勖也不是钢铁战神,所以魏博镇也反了。地盘最后落在了后梁的手上,战事看起来,即将扭转到对后梁有利的一方。

在这种情况下,李存勖如果稍微有些理智的话,就应该赶紧撤兵去休养生息,甩掉摸到手的这一把烂牌,可是天无绝人之路,谁让人家是真命天子呢,忽然之间,一个大馅饼落在了他的头上,后梁郓州守将卢顺,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就要投降,而且把梁国的虚实和盘托出。

其实,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梁国的夹河之战打得还算可以,但内部早已经不堪重负,兵源也是严重短缺,除了夹河的兵力之外,几乎就是敞开了胸怀,这个时候,只要往胸膛踹一脚,他立即完蛋。而郓州就是最靠近心脏的地方。

这里距离后梁的首都大梁仅仅五百里路,骑兵不用一天就能抵达城下。

但李存勖这个时候偏偏又犹豫起来了,大家都知道,五代时期的人都是无节操毁三观的货色,这个卢顺到底可信不可信非常值得怀疑,而且郓城是什么地方,那是梁国首都的门户,是一座坚城,根本不容意撼动,一旦被人切断后路,晋军就完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所有的将领全都主张稳扎稳打,继续在夹河对峙。可偏偏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人就是李嗣源,李嗣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他认为打仗就是要冒险,想稳妥就坐在家里绣花好了。所以他请求五千精兵连夜渡河,袭击郓城。

李存勖从一出山给人的印象就是冒险分子,胆大心细敢于拼老本,李嗣源的请求正好对了他的胃口,于是就给他五千精兵。李嗣源也真是不负重托,卢顺也是信守诺言,早早的在岸边接应,结果到了城头一看,真的只有数千老弱残兵,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珂身先士卒,不到一个晚上就把城池拿下来了。

李存勖忽然感觉自己距离踏平中原已经不远了。

而朱友贞也嗅到了灭亡的味道,为此他把责任推给夹河战役中的指挥官戴思远,而任命副将段凝为帅来接替他。此举遭到了老臣敬翔的反对,最后朱友贞只得让呼声很高的王彦章当了元帅,段凝为副元帅。

问题就出在这里,王彦章太正直,段凝是马屁分子,虽然王彦章一出手,就挽回了一些战局,看上去郓城的危机可以解除了,可是段凝开始捣乱了,他不希望王彦章立功,两人经常吵架,他仗着自己是皇上的宠臣,王彦章根本争不过他。

这种情形下,梁国内部的权臣都倒向了段凝,结果王彦章被免职了,段凝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总司令。当时以张全义和敬翔为首的后梁大臣都反对,张全义不惜老迈,还要亲自出征,遭到了朱友贞的反对。就这样,梁国灭亡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段凝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是懦弱无能、会吹牛、能拉风、可坑爹,他一上台,为了向全国人民也为了向自己的老大朱友贞证明他的选择是多么的英明神武,就开始拟定反攻黄河的计划,想一举结束这场历时十年的苦战。

别说,段凝唬人的本事还真不赖,李存勖还真害怕了。其实段凝狗屁计划也没有,每天就是躲在营寨里,有几十个美女陪着唱歌跳舞饮酒高歌。

晋国的大臣们不明就里,想要谈判,约定以黄河为界限,双方都休息两年喘口气,然后再决雌雄。李存勖看得很清楚,一旦松懈下来,自己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大发雷霆,把群臣都赶走了,只留下他的智囊郭崇韬。

郭崇韬在李存勖的心目当中有点地位,可是在百官那里就是个屁,因为他的升迁速度太快,简直一日千里,好似空降一样,大家还以为他是个马屁精呢。没想到郭崇韬一上来就劝李存勖马上进攻,集结重兵在郓城,对大梁发起总攻。李存勖拍案叫绝,你懂我呀,老郭。

李存勖说干就干,不久之后军队集结完毕,在出兵的当天,他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都找来对士兵们说:“我这一去就是成王败寇,如果我死了,我的老婆孩子,跟这些宫殿麻烦您老几位受累一把火给烧了,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

不成功便成仁,好大的气魄,有这样的君王,难道还不能打胜仗?

不得不说,晋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劲旅,在对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已经进入了郓城。第一仗,李存勖的对手是王彦章。因为王彦章被撤职之后,又被派来郓城,可惜的是他手下兵马很少,很快就打了败仗,只得退守到中都。

中都,听起来挺好听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多么巍峨雄壮,其实就是一座小县城,中都哪里经得起晋军几十万兵马摧残,很快就沦陷了,王彦章被生擒活捉。五天之后,李存勖准备进攻曹州,临走的时候,寻思再给王先生做做思想工作,让他弃暗投明,没想到王彦章又臭又硬把他骂了一顿,李存勖面子上挂不住,只得把他宰了。

十月初七,大军抵达曹州,曹州守将不战而降,大梁已经成了一座孤城,朱友贞等人只能围在一起抱头痛哭,问谁谁都摇头,让谁去退敌,谁都往后缩,朱友贞这才知道,自己活不成了。

朱友贞找来几个自认为靠得住的亲信,给他们女人,给他们钱,给他们自己的鼓励,亲切握手之后,让他们化装成丐帮弟子去找段凝来救援,结果这些人拿着钱和女人,刚一出城,就跑的无影无踪了。勤王?勤个屁呀!

这个时候,大梁已经被晋军围得水泄不通,飞鸟难度,丞相建议把传国玉玺献出去投降。可是朱友贞还有点舍不得,这块玉可是值不少钱呢!

可是他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却发现玉玺不翼而飞了,早知道这样,让乱臣贼子拿去给李存勖当见面礼,还不如自己主动送出去呢!

第二天晋军攻城,尘土蔽日,旌旗遮空,箭发如雨之际,朱友贞的心情突然平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身了,于是就对身边最后一个忠臣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说:“我的大仇人来了,我可不想死在他们手上,我想***,可是我有晕血症,一见血就会头晕的,所以麻烦你一下吧。”

皇甫麟当然不干,毕竟他也是个忠臣,可是在皇帝的苦苦哀求之下,大约他也明白了皇帝的无奈,只得一剑刺死了朱友贞,然后***。

称霸五代十六年之久的后梁王国亡国!

小说《五代十国(下)》 第1章 夹河战役 试读结束。

书友评价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