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乡村阅读网 > 资讯 > 王天然蒋新松小说最新章节 王天然蒋新松免费阅读

王天然蒋新松小说最新章节 王天然蒋新松免费阅读

2020-06-04 17:47:03   编辑:乐瑶
  • 中国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

    本书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

    佚名 状态:已完结 类型:资讯
    小说详情

《中国机器人》 小说介绍

王天然蒋新松是作者佚名成名小说作品中的主人翁,书中剧情紧凑精彩,没有勾心斗角,轻虐深恋,完美的恰到好处。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本书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是全球都将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记录。作品同时揭秘了新松公司品牌建立的一些关键细节,其中每一位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挫折、成功,而是勾勒出了创新者们的经验教训,为想要追随他们步伐的人提供了指导和建议,对创业者和创新者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

《中国机器人》 │第一章│ 免费试读

│第一章│

Robot

——另一个中国梦

中国愿景:当科***在春天里涌动时,历史开启一个新时代,梦想从这里再出发。

01用一种精神奠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要注册一家公司,一群科技人为这个公司的取名争论不休。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传统的还是时髦的?抑或是中洋结合的?这是个纠结的问题。

为了给公司取个心仪的名字,一个个智慧的头脑开启思维引擎在漫无边际的虚拟地带努力搜寻,却始终没有显示理想的结果。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

此时,两位科学家正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年长的科学家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抿嘴凝思,额头上的褶皱越来越深;年轻的科学家索性靠在沙发上,双眸望着天花板不停地转动,启动他的“思维超链接”高速加载模式,并用手指轻轻地点击着太阳穴,期望能够敲打出灵感……

一个公司的名字很重要吗?看你在意不在意。这些年大家都在意起来。人名、地名、公司名越来越讲究,出现了取名的专业人员,甚至冒出不少取名公司。本来,科学家们是一群纯粹的人,他们不太在意这个事。议着议着,大家就都在意起来了。这个公司不同寻常,在这个行业里,国内尚属首家,国外屈指可数。它是一个造“人”的生产型企业,听起来怪异,确是这样。这群科技人要为企业的命运和特殊的产品输入幸福密码。

虽说为公司取名大家很看重,但科学家的智慧和自信还不至于让他们向那些江湖上的起名“专家”或“公司”求助。大道至简,科学家的思维善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寻找直抵目标的最佳路径,想不到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

年长的科学家细眯的双眼突然一亮好像有了主意,随即又摇了摇头。他又一次否定了自己。当他抬起的目光掠过办公桌后面的那排书架时,在一幅照片上停住了。这是多年前他与来访的几位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合影。

他走上前深情地望着那幅照片上的老所长,心中不免惋惜地默默自语:“他要是活着就好了。他有办法。”就在他的目光从那幅照片上移开的一瞬间,大脑似乎重新回归到科学的思维上。他突然一拍脑袋,转身说道:

“哎,干脆!就用你老师的名字,叫‘新松’吧。”

“用老师的名字?”年轻的科学家从沙发上弹起来,扬起嘴角高兴地说:“好!这个好!”

这是15年前的一天。

年长的科学家是王天然,1943年出生于黑龙江海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轻的科学家是曲道奎,1961年9月出生于山东青州,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工程研究开发部部长,博士。他们要成立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司。

王天然说:“蒋新松是我们自动化所的老所长,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奠基人,我们应该纪念他;另一方面,这对我们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历史也是一种传承。我们要把老所长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把机器人事业做大做强,了却他一个心愿。”

“好,用一种精神奠基!”曲道奎赞叹道。

就这样,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司有了正式名称: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公司在国外很常见,但在中国确实不多,尤其是在国有控股企业里,好像还是头一家。

“现在大家觉得这个名字用得好,当时却费了不少周折。”回想起15年前新松公司成立的情景,曲道奎说,“像我们这种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成立个公司总想弄个洋名,行业本身又是‘高大上’的东西,让大家听到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公司很高端。想了很多名字,都不满意。王院士提出用‘新松’作为公司的名字,我一听很高兴,仔细琢磨很有意义。从国外来讲,很多公司的起源、发展、传承都是有故事的,包括福特、松下、西门子,连《福布斯》商业杂志都是这样。你看那些国外百年的大公司,不少是用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有道理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文化的自信,但我们中国很少用人的名字来命名公司。当时都喜欢大气的、洋气的,看起来很时髦,你也搞不清啥意思。那时候,‘以洋为尊’‘以洋为美’的风气颇有市场,一度成为时尚。这种‘名文化’一味追求所谓的‘潮’,事实上,这是一种缺少文化自信、自尊,把自己的精神、民族文化丢掉了的现象。那种西方文化的植入往往导致‘精神上被殖民’,有些人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失去了中华民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曲道奎看来,用那些英雄、模范和功勋人物的名字命名团体组织、城市、街道或一种发明成果,具有积极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像这几年,就有了“隆平高科”和“登海种业”上市公司。它不仅传承了一种创业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能打出中国品牌,提高中国企业的影响力,让世界感受东方大国的人文价值观。当今,作为现代企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单纯生产某种产品赢利为目的的制造场所,而是承载民族优秀文化的平台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场。对于企业来说,正是这种文化功能的拓展和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为企业发展铸熔了基业长青的活性因子和灵魂,才使企业在栉风沐雨的市场洗礼中,越加光彩照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蒋新松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机器人这一高科技财富,也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植入了企业文化,影响了新松公司一代代人。现在新松公司发展壮大了,有了今天的辉煌,人们也记住了蒋新松。我们也为老师争光了,我觉得挺自豪。如果老师健在,也会以新松公司为荣的。”谈到这里,曲道奎的眼圈微微泛红,一种对老师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他的“思维超链接”跳转到30年前的一个个画面。

02开门弟子

1983年,那时处处焕发着生机而又充满梦想。初夏的北国本是凉爽的季节,却躁动着一群年轻人的热望。

在长春地质学院美丽的校园里,一批学子即将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兴致勃勃地幻想着人生的未来。

他们那一代是幸运的一代,“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就进入了高中时代,安安静静地读了几年书,成为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新一届。更幸运的是,他们考入了大学,成为新时代的幸运儿。当他们羽翼已丰、雏鹰展翅的时候,正是一代天之骄子开始谱写春天故事的时候,他们自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希望与未来。这群校园里的小伙伴早已按捺不住对未来的渴望,面对人生的选项,他们围坐在一起,跃跃欲试,热烈地讨论着、憧憬着,用灵敏的思维触角伸向未来的天空,捕捉理想的小鸟。小鸟沐浴着希望与***。

一位方脸亮眸的小伙子却不动声色。当同学们问他如何填报毕业分配志愿时,他拿出一本从学校情报室找来的《国外自动化》杂志朝空中晃了晃,一副不由分说的派头和坚定的口气:“报考机器人学研究生。”

机器人?!小伙伴们惊呆了。机器人对这些大学生来说只是科幻世界中的一个概念,甚至许多人还没听说过,哪来的研究生专业?你是痴人呓语吧?

这位全身释放着活力的年轻人就是电子仪器系的应届毕业生曲道奎。

曲道奎,大大的脑袋,高高的个头,看上去精干、帅气,典型的山东大汉。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副清秀的面孔总是挂着微笑,但这并没有掩盖住山东人的倔脾气和争强好胜的个性。他是班里的棋牌高手,更是篮球场上不服输的健将。

属于幸运儿一代的曲道奎又是不幸的。人生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

曲道奎在高中时不是那种勤奋刻苦的“拼命三郎”,似乎“爱玩”似乎是他学生时代的一个显著标签。然而,他总能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模拟答案中拔得头筹,赢得一片赞叹!

1979年高考,曲道奎的成绩名列前茅。但命运之神好像故意捉弄他,父母期望中的那颗“文曲星”并没有降临到他头上。曲道奎的第一志愿落榜后,被同样是全国重点大学的长春地质学院“调配”录取。

被没有报考志愿和一无所知的大学录取,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曲道奎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感到辜负了亲人和老师的期望。当全家准备为他庆贺的时候,懊恼的曲道奎将所有的书本抛向空中,散落在家中的院子里。他要把自己的理想和绝望一起抛弃。他的美好理想像受到惊吓的那窝小鸡,咯咯地、扑棱着翅膀飞出院子,而绝望却像地上的那些书本依然躺在他的面前,不肯离开。后来,在物理老师的劝导、鼓励下,曲道奎最终还是走进了由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创办并任首任校长的长春地质学院(现已并入吉林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在长春地质学院度过的那段本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对不情愿的曲道奎来说却是度日如年的煎熬,四年大学生活,几乎没有戴过校徽。曲道奎倒是喜欢电子仪器这个专业,对他来说,这是唯一的安慰。除此之外,他觉得大学的一些教学内容索然无味,如果不是专业上的这点寄托,恐怕任性的曲道奎就要和学校拜拜了。

曲道奎的大学时代是迷惘的。他的人生之舟在随心所欲的小波浪上漂浮着,找不到未来在何方。曲道奎总要寻找点乐子,打发日子。他最爱去的图书馆、杂志阅览室和校园附近的电影院成为他精神寄托的专属区。他的阅读无所不及,漫无目标,那些文学书刊和五花八门的国内外杂志则是他垂钓新奇的一片海洋,曲道奎上课从不做笔记,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曲道奎终于从大学岁月的蹉跎中挣扎出来。在即将告别校园的最后时日,曲道奎似乎从迷惘的青春中突然觉醒了。他意识到将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不能当儿戏,不能再迷惘下去了。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希望他分配到山东老家上班,他却要继续求学。这次选择不仅决定他的未来,要让这次选择改写他无奈的过去,实现一次自我颠覆——认真地对待、快乐地享受一次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

学什么?曲道奎一头扎进阅览室,在各种信息的载体中苦苦搜寻。

“对!就报考机器人学研究生。”

当曲道奎向小伙伴们宣称自己的决定时,小伙伴们诧异的目光相互碰撞着,好像没人能读得懂他。他那微翘的嘴角却把率真的笑意写在自信的脸上,呈现出灿烂的阳光。

只见曲道奎笑嘻嘻地打开那本杂志,把一篇文章展示给大家,并得意地说:“要学就学新学科,要干就干点新鲜事。机器人肯定好玩儿。”

大学要毕业了,同学们憧憬着自己的未来。那时国家包分配,不愁就业,大家都比较实际,希望去个好地方好单位,有一份好收入;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很有限,报考的也很少。曲道奎一心想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

回忆起那段由迷惘到觉醒的青葱岁月,曲道奎说:“那时信息相对闭塞,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键盘一敲,通过网络天下事全知道了。20世纪80年代做什么事都是通过邮寄信件,连电话都很稀罕。要掌握国外最新的科技信息,就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国外期刊也不像现在来得这么快这么丰富,几经辗转倒腾,起码要一两年才到我们手上。当时报考什么方向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想法。我这人好奇心强,总喜欢新鲜玩意儿,就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信息,寻找适合的方向和兴趣。报考机器人学研究生非常偶然,是因为看到一篇介绍机器人的文章。”

是谁的一篇文章产生了如此的魅力,改变了一名“愤青”的人生轨迹?小伙伴们抢过来一看,是一篇《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考察报告》,作者蒋新松。

本来曲道奎好奇心就强。看到这篇文章,他觉得肯定好玩儿,这玩意儿能代替人劳动。曲道奎喜欢动脑子,琢磨事,却不愿意动手,生活上是比较懒惰的那种人。所以,骨子里就对机器人产生了兴趣,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所吸引,当时他就动了心。那年正好中国科学院给蒋新松一个招收机器人学研究生的名额,他决定报考这个专业。

曲道奎兴奋极了,“机器人”这三个字几乎对每一个男孩子都会有刺激,它像一条射线,只要稍微触碰它,就会有一种能直接打到你骨子里面的神奇力量。机器人成为他的梦想,因为他对未知和神秘的东西有一种向往和探求的强烈欲望。热爱产生动力。目标一旦确定,曲道奎一反应付学习的常态,开始了考研的全面冲刺。两个半月的时间,既要复习多门学科,又要自学现代控制理论。可以说这两个半月是曲道奎四年大学生活最紧张、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1983年7月,曲道奎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成为了蒋新松机器人学专业的开门弟子。这天,他迫不及待地从长春赶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领取通知书,目的是想见见未来的导师,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曲道奎说:“我也不知道蒋新松是谁,就一路考过来了。那时不像现在信息这么透明。打个比喻,就像过去结婚拜天地一样,进了洞房,揭开红盖头才知道彼此是谁。”来到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才知道蒋新松是所长。遗憾的是,蒋新松出差了,第一次没见着。他说:“那时,蒋老师经常出差,到外地讲学、出席会议,为推进机器人的发展而奔波。”

曲道奎有位大学同学,家住沈阳市铁西区,这位同学带他在沈阳玩了两天。在铁西区,到处是高耸的烟囱和鳞次栉比的巨大厂房,机械轰鸣,钢花飞溅,人流如织,车辆如梭,好一派热气腾腾大生产的壮观景象。曲道奎第一次感受到这座东北工业重镇的高大、恢宏与豪迈。

沈阳铁西确实不一般。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辽宁是老工业基地的缩影。沈阳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学校里,沈阳的同学一谈起家乡就眉飞色舞,以铁西为自豪。这里果然名不虚传。由于铁西区是重工业区,全国著名的重型机械公司全聚集在这里。就连其中的道路都与工业有关,如兴工街、卫工街、启工街、肇工街等。能在这里的工厂上班的工人很牛,说话都要高八度;姑娘能嫁到铁西,就像嫁到了皇家贵族。沈阳的铁西确实在人们心目中很崇高、很神圣。

沈阳,成为东北的骄傲与风采,受到世人的瞩目与艳羡。

“哎!你想什么呢?”同学见他怔怔地凝神而思,疑惑地问。曲道奎笑着说:“让你说对了。这么多人一天到晚都围着机器转,多累呀!如果把机器变成‘人’,替人干活儿,多好啊!我在这里搞机器人,不仅找对了路子,也找对了地方嘛!”

十年之后,曲道奎和同事们研发的第一台中国工业机器人就是在这里上岗,真的代替了人。

入学后在蒋新松的办公室里,曲道奎第一次见到老师,至今记忆犹新。

“为什么要学机器人啊?”蒋新松看到面前的学生总是挂着一副喜庆的笑脸,十分可爱。一个人的心态是会表现在面相上的。

“读过你的文章,我喜欢。”

“好啊,喜欢是最好的老师。有最好的‘老师’还不行,关键是做最好的学生。”

他的目光威严,像是一束微粒子射线。年轻人毕竟嫩了点儿,学生有些不自在,收起了笑脸。不过,学生年轻气盛,骨子里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天性,在学校里就喜欢挑战权威。他挺了挺腰板,郑重地回应了一句:“只要有好老师,就会有好学生。请老师放心,我会努力的。”

老师的目光中闪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他对学生带有个性的回答感到很意外。老师的目光像被炽火熔化的金属丝,立刻带着温度柔软下来。他喜欢这种爽快的个性,很像年轻时的自己。

曲道奎挑战成功。老师兴奋起来,滔滔不绝地上了第一课:“你知道吗?机器人学不是一般的学科,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它未来的方向就是将工业生产制造机器人化、智能化。美国、西德、日本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谁掌握了机器人尖端技术,谁就占领了世界高科技的制高点。我们中国差得很远呐!要奋起直追,赶超他们,国家才有希望……”

03“老漂”“小漂”一起漂

“在北京待了大半年,学习生活很艰苦。那时流行这么一句话:‘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当时科大已迁至合肥。我们很有点《西游记》里师徒取经的味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北漂’。但是,我们收获很大。”曲道奎深情地回忆着,“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一方面对机器人前沿理论有了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对机器人技术发展脉络做了全面梳理,为深入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等于把前期的工作扎扎实实做了一遍。为了培养我们,老师用心良苦。可以说,他是用自己的肩膀把我们托起来的。”

有一次,蒋新松从美国考察后回到北京,在友谊宾馆的住处给学生上课,介绍国外机器人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讲完课之后,开始讨论。曲道奎突然提出一个让蒋新松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你是怎么学的机器人?”

蒋新松沉吟片刻,起身踱步走到窗前。他眺望着京城之夜,心潮起伏,神情凝重。然后,他转过身来,向弟子平静地讲述了他和机器人结缘的人生经历。

04“巨人”是这样成长的

历史总是以它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足迹。

1931年8月3日,蒋新松诞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澄北镇北大街一个紧靠长江边的平民家庭里。父亲蒋振亭多是在外谋生挣钱养家,持家教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陆素文肩上。

陆素文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她给儿子起名蒋新松,就是希望他像松树一样,经得起风雨,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任何人的一生,都可以从他的童年时代找到痕迹。陆素文教给蒋新松的第一个字就是“国”,第二个字就是“家”。她告诉蒋新松,“国”与“家”是连在一起的,没有“国”就没有“家”。在蒋新松童年的脑海里最早深深烙下的两个字,是“国家”。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遭危难家遭殃。蒋新松和家人不得不随着母亲来到扬州乡下避难,蒋新松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1938年春,蒋新松一家又从扬州返回江阴。陆素文返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孩子尽快读书。蒋新松天资聪颖,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他连续跳级,10岁就小学毕业了。这天,蒋新松来到长江岸边,望着***澎湃的滚滚江水和飞翔的鸥鸟,他的理想也张开了羽翼飞向天空、飞向远方。他情不自禁地从书包里拿出那张稍稍放大了的毕业照片,意气风发地在背面写下一行字:“一个巨人在成长。”

1942年,蒋新松如愿考入当地最好的南菁中学。他喜欢数理化和文学,尤其喜欢阅读中外科学家名人传记。有一次,在作文《我的志愿》中,他写道:“我的志愿,就是长大后做一个像牛顿、爱迪生、哥白尼、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发明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就是蒋新松少年时代的抱负——“巨人”之梦。

可是黎明前的江阴经济一片萧条,民不聊生。15岁的蒋新松还没有读完高一,就因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赚钱养家糊口。

1949年,江阴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风卷残云中迎来了新中国的灿烂阳光。阳光下的蒋新松兴奋不已,心中的梦想再次升腾。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又回到了南菁中学,并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1951年,蒋新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名牌学校的电机系。从此,蒋新松离开家乡,踏上了追逐“巨人”之梦的路……

1953年,蒋新松读完大一,校方破格推荐他参加华东地区留苏预备生统考,蒋新松金榜题名。他的出类拔萃来自他的勤奋加天才,他的面前展示出美好无限的人生前景。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写信报告这一喜讯。

母亲在回信中说:“新松,你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全家都为你高兴。新中国的大建设需要人才。好好珍惜,不要骄傲,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你面前的路还长着呢。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持之以恒,不要放弃。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想不到,他沿着理想的坦途一路扬帆奋进时,命运之神竟然无情地朝他狠狠一击。当蒋新松从上海兴冲冲来到北京留苏预备部,接受短期的俄语培训,准备赴苏深造时,却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心灰意冷,眼前一片茫然。他痛心疾首地呼喊:“天道如此不公!”他不得不沮丧地返回原校学习。

此时,母亲来到他身边,用太阳般温暖的慈爱给他抚慰和鼓励。在母亲的关怀照料下,蒋新松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他在济南机床厂实习时做的毕业设计“多刀自动车床电器驱动系统”被评为优等,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工企自动专业毕业证书,身体也渐渐恢复了健康。蒋新松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当科学家的梦想。梦想之船再次扬帆起航。

1956年夏末,蒋新松由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如愿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动控制与远程距离控制研究所,来到北京工作。虽然留苏的理想已经破灭,但这一专业是他梦寐以求的。蒋新松被安排在科学家屠善澄领导的小组里从事数字计算机存储器研究。崭新的事业深深地吸引着蒋新松,他踏上了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路。

屠善澄是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和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23年,屠善澄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1948年2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并在该校任教。1956年,他怀着科学报国的信念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在空间技术卫星控制系统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屠善澄热爱祖国、学风严谨、潜心钻研科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蒋新松。他在后来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后,我才第一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干国家大事,从此成了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蒋新松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很快赢得屠善澄的器重;他出色的工作不仅深得屠善澄的赏识,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在屠善澄领导的科研小组里,蒋新松出类拔萃,和所里其他三名年轻人被称为“四小才子”。正当蒋新松潜心科学之海,奋力向未知游去时,他的理想之梦却又一次被现实击碎了。

1957年,一场政治风暴将蒋新松打入深渊,他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右派”帽子。当时,他痛苦不堪,含泪给当医生的妻子写信:“不能因我害了你,我们离婚吧!”聪明贤惠的妻子知道,心中的千言万语在那种无序的季节里是无法尽情表达的,回信只写了一个字:“不!”

妻子的忠贞坚强,令蒋新松备感温暖与鼓舞。他给妻子回信:“无论我面前的路多么遥远,多么艰难,我一定要实现当科学家的梦想!”尽管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改造”,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学外语。他坚信,总有一天,他一定能回到父母的身边,回到科研岗位上。

1962年,蒋新松的“右派”帽子摘掉了。不久,在妻子的支持下,为了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和研究,蒋新松主动要求回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1963年10月,蒋新松被派到鞍钢参加冷轧钢板厂自动化的研制工作。由于有扎实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很快写出了在自动化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论文,被推荐参加中国自动化学会的首届理论年会,并得到从美国回来的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后来成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杨嘉墀的赞赏。

1965年,杨嘉墀极力推荐蒋新松参加在瑞典召开的国际计量学会年会。但是,蒋新松尽管已经“摘帽”,却因为戴过“右派”帽子,不能出席年会,只能让别人去宣读他的论文。蒋新松内心十分苦恼,他仍然被笼罩在“帽子”的阴影里。

05结缘Robot

历史是一本书,轻轻一翻就会出现新的一页。就像鲁班的手指被草叶划破,牛顿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到脑袋,便改写了人生,造就了伟大,创造了历史。

Robot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悄然来到中国,给科学家带来惊喜。

蒋新松虽然未能前往瑞典出席国际年会,但代他出席会议的人员把会议上的材料给他带了回来,蒋新松如获至宝。他仔细翻阅这些资料,眼前突然一亮,仿佛一道闪电打入他的脑洞。Robot与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虚拟的不期而遇就这样在无意中发生了!

蒋新松发现了一本国外关于开展Robot研究的资料,里面有理论概述、学术文章,也有信息汇编,一下子引发了他极大的兴趣。资料的扉页上还写着一行字:“请转蒋新松先生。”没有落款,不知是谁。出席会议的人只知道是一位在美国大学里研究自动化的华人专家。究竟是谁呢?蒋新松内心充满了感激,这也成为他心中的一个谜。

从此,蒋新松与Robot结下了缘分,Robot成为他终生的迷恋。

1965年,蒋新松由北京调到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能拥抱自己热爱的事业,蒋新松高高兴兴地由北京来到沈阳。他在工作中显示出非凡的科研能力,很快成为所里最突出的专业骨干。

1967年,鞍钢有一台冷轧钢机存在不能准确停车的缺陷,求助于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所组成攻关小组,由蒋新松为组长带领科研人员来到鞍钢,结果一次试验成功。由于蒋新松的“摘帽右派”的身份,这项成果直到1978年才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中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不久,他发现,在国内的一些科技情报刊物里,Robot被译成了“机器人”。当人们谈论起机器人像天方夜谭时,蒋新松已经开始了对机器人的关注与研究。他凭着科学家的敏锐触角,从国外传入的信息中,意识到机器人的未来价值和意义,中国应该上手了!

科学家用敏锐的目光与智慧为机器人跨进中国按响了门铃。

1972年,辽宁分院自动化研究所取消了连队建制,恢复科研机构体制。8月15日,根据中国科学院指示,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正式挂牌,并明确了所里科研方向转向自动化领域。就在这一年,吴继显、蒋新松、谈大龙三个人联合起草了一份给中国科学院的报告:《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这是中国科学家最早提出的有关机器人的建议,也是“机器人”概念第一次以正式公文的方式登上中国官方桌台。

报告认为,研制机器人是未来装备制造业实现完全自动化的必然方向,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强盛的重要标志。美日欧一些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应用,中国必须早起步。想不到,蒋新松等三人的这个建议在所里引起轩然***。有人皱着眉头责问:“机器人是什么?”“难道洋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也有人说:“这是搞‘花架子’。我们连机器人还没搞明白,就要造机器人,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也难怪,那时的信息太闭塞了。在中国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机器人是什么,甚至有人一听就恐慌:“机器变成人了,那还了得!”何况当时自动化所还处在连队管理体制下,领导成员都是行政人员,对业务几乎一窍不通。蒋新松无奈地摇摇头,哭笑不得。

三位科学家不肯罢休,跑到北京国家有关部门四处奔走呼吁。结果,被指责为搞“非法组织”活动而被“通缉”。他们不得不悄悄潜回沈阳,无功而返。这是机器人初到中国遭遇的第一次撞墙,科学家的梦想之舟也被撞翻。这时的机器人只是在三个中国科学家的脑洞里完成了一次虚拟空间的穿越,没有给“她”留下物理现身的机会。

蒋新松不改初心,仍然默默坚持研究,始终没有放弃。1977年,由于他在鞍钢技改中做出突出的成绩和贡献,作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代表,蒋新松被派往北京起草有关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规划,并为筹备和出席1978年召开的全国自然科学规划大会作准备。蒋新松作为主要执笔者起草了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关于我国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规划草案,他再次提出了研制机器人。

为了防止像上次给中国科学院的报告一样被否决,避免重蹈覆辙的命运,大会召开前,他贴海报、办讲座,先期宣传机器人的广泛用途和价值。他四处奔走,不遗余力地大声疾呼:“机器人将是人类进入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高技术,如果我们失去了一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优势,我们失去的可能就是一个时代。”

虽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但大多数科学界人士赞成蒋新松的观点,尤其是屠善澄、杨嘉墀、王大珩和宋健等几位自动化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明确表态支持。在他的极力争取下,研制机器人项目终于被正式列入1978—1985年的自动化科学发展规划。机器人获得了进入中国的“通行证”。蒋新松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研究室主任。

屠善澄、杨嘉墀、王大珩等一批自动化专家跟着钱学森早已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究制造中去了,中国研究机器人的重大课题责无旁贷地交给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也历史性地落在了蒋新松肩上。尽管机器人列入规划,但真正的机器人到底是个什么样,没有人见过;从哪里下手,谁也说不清。一切都是空白。蒋新松和所里的科研人员要把研制机器人的课题搞起来,显然不具备条件。他注定要挑起这副担子前行,在茫茫无际的荒漠上走出一条路。这是一条孤独艰辛、前途未卜的路。

中国机器人的出路源自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现代化的新时代、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解放思想,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如中国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蒋新松的春天真正到来了!现代化建设强烈呼唤科技战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中国科学院打破常规对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领导班子作了急速调整,让人感到,中国在急切地呼唤一个科学振兴的新时代。

1980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任命蒋新松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7月1日,蒋新松等7名中高级知识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站在党旗前宣誓的时候,蒋新松发出的高昂声音不停地颤抖,他的眼睛湿润了。

蒋新松,这位铮铮铁汉,在他一路风雨的人生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委屈和痛苦,却不曾有过流泪的记忆。他觉得,阳光彻底驱散了他头上的阴霾。这一刻的荣光与尊严,像母亲那双温暖的手,将他过去经历的所有苦难与委屈在他内心深处留下的伤痕轻轻地抚慰,轻轻地熨平。

10天之后,中国科学院任命蒋新松为所长,从而结束了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所20多年以来没有所长的历史。所里开会时,他还是坐在了边上。

“蒋所长,你靠中间坐。”

“哪里都一样。”他有点不习惯。

但他很快就适应了。他发现,这中间的位置不是轻易就能坐的,坐那儿就要担当,就要尽责。蒋新松清醒地意识到,他担当的不仅是一个所长的职务,更是民族的责任和未来。

06小平见到了“她”

1978年,中国的一位伟人第一次见到了机器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年10月,邓小平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日本,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曲,成为中国开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邓小平在酝酿中国现代化大战略过程中所做的一次取经之旅。

邓小平访问日本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心中正在勾画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脑海中思考着中华民族如何走向富强。

在对日本进行的8天访问中,邓小平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去关西时,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10月24日下午,邓小平兴致勃勃地来到日产公司位于神奈川县的工厂参观。这座工厂刚引入机器人生产线,因而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汽车生产工厂。

在参观过程中,邓小平在一台形状奇特、正在进行自动焊接作业的机器面前停下了脚步。说“她”奇特是因为这台焊接机器像一位巧手绣娘,在生产线上舞动着巧手穿针引线,眨眼间就把一台汽车的框架“缝制”得整整齐齐。陪同人员告诉邓小平,这是机器人。他微微一笑:“机器人?”显然,邓小平对机器人产生了兴趣。

一位中国伟人在这里与机器人相遇。

当邓小平得知这家工厂平均每人每年生产94辆汽车时,他深有感触地说:“噢,你们这个‘人’不简单,人均年产量比我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多93辆。”这是个什么概念呀!人家一个人一年生产94辆汽车,咱们最先进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只能生产1辆,差93倍啊!和人家比起来,咱不泪奔还能怎么样?这就是机器人的神奇!

邓小平用一种伟人的智慧与幽默巧妙地讲话。他不讲这是我们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94倍,而是说多93辆,随从人员会心地一笑。面对机器人生产线高效作业的场景,邓小平说:“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

蒋新松看到这个报道后很激动。他说:“当时我就想,敢于正视落后,才是走向发达的最大希望。”蒋新松讲得很有***,特喜欢用“中国”来表达。他说:“就要搞中国的机器人,中国的无人工厂。让中国的装备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话是这么说,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机器人是世界尖端技术,中国既没有技术积累,又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外国又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脚下的路该怎么走?没什么办法,只有靠自己试着走,大着胆子闯。

历史并非都需要久久地酝酿。往往一个动念,一件小事,就发生了反转,改变了方向。思想火花魅力无穷,总是在历史的天空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蒋新松曾说,邓小平访问日本有一个细节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访问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时,邓小平应邀来到一间展示微波炉等新产品的展览室参观。讲解人员把一盘烧卖用微波炉加热后,请邓小平观看。邓小平拿起一个烧卖看了看,突然一下放到嘴里,边吃边说味道不错。

这一幕出乎松下公司职员的意料,现场人员也很惊奇。事先没有考虑这样的细节安排,想不到邓小平竟敢吃下去。大家无不赞叹邓小平敢于尝试的精神。

“瞧瞧小平同志,他不仅为我们指出了路子,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蒋新松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他对弟子说:“从这件事可以悟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个细节给我们一种精神启示,在科学领域,就是要试一试、闯一闯。学习小平吃烧卖,搞出中国机器人。世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要问我怎么学的搞机器人,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试过来的,闯过来的……”

那天晚上,曲道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他被老师的故事深深感染,老师的嘱托萦绕于心。他觉得这个“第一”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好玩。蒋新松是第一个搞机器人的科学家,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波折;他是中国第一个机器人学研究生,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在等待着他呢?

“第一”不是“之一”。“第一”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吃别人没吃过的螃蟹;是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是一种不是英雄就是烈士的注定结局。

机器人关系着中国的现代化。曲道奎他们作为中国第一代机器人学研究生,肩负着实现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使命。也是从那以后,曲道奎实现了一次自我颠覆,将自己的学习研究从一种爱好和兴趣上升到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富强,直到他后来创办新松机器人公司时,坚定了“产业报国”的信念。

历史也会以它轻盈的舞步留下美好的回响。

1985年秋天,在中国科学界的邀请下,北京举办了一个中欧机器人学术交流大会,参会各国各选几篇优秀论文在大会上发言交流。曲道奎作为唯一的中国学生代表,被推荐到这次国际高层论坛上宣读自己的论文。

那天,曲道奎特地跑到王府井买了一身西装。充满青春气息的他优雅地走上讲坛,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用流畅的英语宣读他的论文《一种新的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方式》。虽然他的发音还带着稚嫩,却神采飞扬,侃侃而谈,颇有一副学者范儿。论文阐述的观点,在当时机器人领域是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向,富有创意,站到了学科的前沿,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赢得了与会专家的赞赏。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任G.杰洛特(G.Geralt)先生,得知曲道奎是蒋新松的学生,特地走到蒋新松面前与他握手表示祝贺。他是法共党员,对中国非常友好。几年前在欧洲召开的一次机器人学术会议上,蒋新松与他相识,并成为好朋友。会上,蒋新松与G.杰洛特先生一拍即合,双方签订了中法机器人交流合作备忘录。G.杰洛特先生还向曲道奎发出到法国留学的邀请。

曲道奎回忆起来,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幸福感:“我这一生确实比较幸运,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如果遇到纯学术性的老师有可能走的就是另外一条道。蒋先生学识非常广博,他既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他在这两方面结合得非常好,很难有人达到他这种境界。另一方面,他具有‘视野超视距’的战略眼光。他那种国际化的视野和视角,已经超出一般科学家的范畴,完全是一种战略家的概念。在自动化领域和机器人学科里,无人能与他比肩。”

1986年8月,为了培养机器人科研人才,在蒋新松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自动化学会专业委员会在大连召开了首届机器人学全国青年学术交流会。曲道奎作为新锐学者,宣读了一篇新论文《谈机器人控制》。论文直奔机器人学科前沿理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机器人应用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论文,标志着中国机器人学理论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回想起那段青春绽放的岁月,曲道奎笑着说:“其实,我个人登上那个舞台算不了什么。让中国机器人站到世界大舞台上,才是我心中的梦。”

那时的曲道奎还意识不到,实现梦想的征程上,雄关漫道真如铁;一路风云,一曲嗨歌……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