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乡村阅读网 > 资讯 > 下一站,拉萨全文免费阅读 梭罗肖姮目录

下一站,拉萨全文免费阅读 梭罗肖姮目录

2019-03-25 17:44:20   编辑:冰枫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梭罗曾经说过,城市只是几百万人孤独聚居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住的人越多,这些人也就越孤独。是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习惯了早出晚归,习惯了低头看自己的脚步,习惯了把自己关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小房子里。

    赵丰超 状态:已完结 类型:资讯
    小说详情

《下一站,拉萨》 小说介绍

小说主人公是梭罗肖姮的书名叫《下一站,拉萨》,这本书是作者赵丰超所编写的出版风格的小说,书中情节设定引人入胜,真的超好看。下面是小说介绍:梭罗曾经说过,城市只是几百万人孤独聚居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住的人越多,这些人也就越孤独。是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习惯了早出晚归,习惯了低头看自己的脚步,习惯了把自己关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小房子里。

《下一站,拉萨》 情牵拉萨 免费试读

落寞的旅馆

很多年前,我就在安妮宝贝的书中看到关于拉萨旅馆的描述,在洒满阳光的街道有独立的小楼,有贴满来自世界各地旅人启示的留言板,甚至还有真真切切的地方——日码旅馆,在那里有常年煮中药的奇怪女人,有拉胡琴的新疆人等。总而言之,对这些充满神秘感的人和地方,我是满怀向往的。因此我也是带着一份激动前往,等待生命之中毫无前兆的邂逅。

我被蓝天“撞了一下腰”

从驴友的日记中我早就了解到,拉萨有三四家较为低档的旅馆适合我们这些自助游者居住,一则充满了世界各地神秘的形形***的人,二则经济上比较划算。因为一个真正的旅行者,不仅要学会在旅途中找到快乐,在迁徙与追求中找到力量,更应该学会使自己的旅行继续下去,那就需要我们把握好经济问题。

下午4点多我就到了拉萨,怀着惊奇的心仰望湛蓝的天空,凝视洁白的悠云。面对这座城市独特的云,我突然想起一句诗来:

洁白的仙鹤,请把你的双翅借我,

我不飞那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

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

是了,***的天有一种猜不透的蓝,***的云有一种看不穿的静。

虽然被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着,我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很快我就向着已经查好地址的八朗学旅馆走去。大背囊在我背上一晃一晃,帽檐几乎遮住了所有阳光,我渐渐感到呼吸困难了。

旅馆一瞥

在午后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我看到了北京中路的一幢三层小楼,也就是传说中的八朗学旅馆。在网上的驴友日记中它是非常出名的,甚至成了旅途中必须体会的经典感受。我知道旅途除了寻找陌生世界,就是追寻某些神秘足迹,所以它才如此闻名遐迩的。

果然如书上说的,坐在三楼的阳台晒太阳的确是件极美的事情。

我在三楼选了一个20元的通铺床位,住了下来。办完入住手续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奔留言板去了。在这块小黑板上有人征同行,有人出售物资,人气的确很高。就是它,让无数不相识的人相逢,无数相逢的人相识,更让无数茫茫如尘粒的人擦肩而过,渐渐相忘。这是一种美,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擦肩而过到相忘于江湖,这就是缘。

在这个小旅馆里我的确见到了传说中的奇奇怪怪的人,同室有一个出行已经一个多月,每到一处必定给妻子寄回明信片的武汉人,看上去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精练。二楼有一对河南私奔出来的小夫妻,竟然选择了旅婚,让人咋舌。还有很多自驾出游的朋友,也很让人佩服。如果你仔细品味,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也许前一刻我们还是天涯海角,但是此刻就这么巧,碰撞在一个小旅馆里。而此后,谁也不会知道谁的未来。

虽然有高原反应的危险,但我还是决定把这里的旅馆都看个遍。百闻不如一见,我决定实地走访这些旅社,也可与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作比较。

我从八朗学出来,走了很远,然后再倒着走回去,这样首先看到的是亚宾馆,“亚”在藏语里是牦牛的意思,所以宾馆大门上挂了个大大的牦牛头骨,亚宾馆在这几家旅社里是档次最高的,已脱离了青年旅社的行列,难怪叫宾馆而不叫旅社。顾客则多以老外为主。让我失望的是,亚宾馆里的留言板没有了。留言板算是青年旅社的一大特色吧,一块黑板,世界各地的自助游爱好者贴满了五花八门的出行小纸条,不是等着拼人就是等着拼车。这块留言板,增强了旅途中的奇妙感觉,转瞬的相逢,与下一刻的天涯相忘。因此取消留言板,应该说不是明智之举。

往下走就是吉日旅社,感觉游客在吉日旅社很随意,要出门,就把贵重物品往包里一装,把包包往柜台一放,“老板,我出去啦,东西放你这啦”。很有古代客栈的味道,江湖谣言也说,八郎学旅馆丢过东西,亚宾馆丢过,就吉日没丢过。可我并没有后悔自己入住八朗学。

吉日算是这几家旅社里人最少的,长长的走廊上有木椅,坐在椅子上晒晒太阳、看看云,在吉日宁静的氛围下,别有一番风味。还有,吉日旅社里面的餐厅每天晚上8点整都有藏戏表演,也算是吉日的特别之处吧。

出了吉日再往西走没多远就到了东措国际青年旅社,这家旅社是这几家里年纪最小的一家,与其他旅社风格大同小异,就是房间较新,住的人也很多。

突袭而来的落寞

最后再回到八朗学旅馆,有了一点失望,发现它也并没什么特别,而且在这几家旅馆中它的房间最旧。可能就因为它是世界十大山地旅馆之一,或者是很多驴友的炒作,让人们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哎,不管怎么说,八郎学都算是最古老的一家青年旅社,是青年旅社的开山鼻祖。

不过我突然想起,曾有一位哲学家带着自己的妻子到处旅行讲学,每到一处妻子总是费心去布置住处,哲学家就对妻子说,何必费心呢,我们只是过客,随时会离开的。可是妻子的回答却让哲学家咋舌,她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不也是过客吗?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得活着?哲学家无言以对。想到这里,我便快步返回旅馆,准备收拾一下自己的铺位。生活就在当下,把每一刻过好,就是过好自己的一生。

当你一个人生活,没有人去关注你的时候,你仍保持着良好的习惯,且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你就是一个上进的人。

回到旅馆时大概7点多,太阳还老高呢。收拾好铺位,我就在阳台的木椅上坐下来,拿出笔记本把走访的几家旅馆简单记录了一下。阳光打在笔记本上,有点刺眼,不过这种感觉是许久以来都不曾有过的。偶尔看看街上来往的人群,享受着看上去有些奢侈的阳光,拿本别有情调的《帕米尔花》随便翻开几页,确是另外一种意境。头上是透彻的蓝,洒在身上的是灿烂的阳光,处在傍晚的闲适中,追寻至此的我,在某一刻似要定格成为永恒。

不太习惯的是时差,晚上八九点钟了,天才渐渐黑了下来。为了防止高原反应我早早就躺到了床上,不能吸烟,窗子敞开着。我只好拿支烟叼在嘴里,衬托一下气氛,不点着。

但是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一面是背后的压抑世界,一面是前面的新鲜生活,一个人躺在床上万千滋味都冒了出来。母亲的叮咛,领导的劝诫,从未谋面的相亲对象,尚无眉目的房子,繁琐的工作,埋藏已久的理想……

旅途的落寞突然包围了我。记得少年时,一个人骑车从老远的地方回家,一路上都是村落,并无几星灯火,却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在稻场里嬉戏,笑声自树林中传出,回荡在悠远的田野上。那时我什么也不想,却无由生出许多惆怅,有落寞,有哀伤。与此刻的感受几近相同。而我要的正是这种落寞与陌生,陌生是我不变的安全感,对于一个曾经说过无数谎言,无法面对真实自己的人,旅行永远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旅途中大家都是彼此的过客,不会问过往,也不会问未来,也就不需要对过往对未来负责,也就不会那么累。

夜渐渐静了,我也渐渐睡去。

布达拉宫——我为卿来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是,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己失去旧日的光泽。

伏地转经

其实从火车站出来后,当出租车沿着拉萨河渐渐接近市区的时候,我就已经遥遥望见布达拉宫了。在一个小山头上,很小,像一座童话里的城堡。可是,走近后,却觉得它那么高大宏伟,气势非凡。由正面绕到后面,它的背影同样也让人向往。我真正走进这座充满传说的圣殿,却是18日了。

早上9点半左右出了八朗学旅馆,直接从宗角禄康公园穿过,往布达拉宫正门走。到正门一问才知,正门不卖票,要每天中午12点到西门去买第二天的预售票。我就跟着***的队伍沿路往西走。

路上发现有很多***围着布达拉宫转,这就是传说中的悠悠转经路了。他们一手拿经筒,一手拿佛珠,口里不停地念着***。在布达拉宫正面马路边上,有一块地方,很多***正在跪拜。他们全身伏地,非常虔诚,仿若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

有支庞大的***队伍不停歇地围着布达拉宫顺时针旋转。布达拉宫的西、北、东三面,几乎都被转经筒包围,那些金黄色的转经筒都已经被转得发亮了。我跟着他们围着布达拉宫的围墙转,绕着转经筒转。我听不懂他们在念什么,我们的想法不同,穿戴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黑红的脸庞上的专注,他们脚底下轻快的步伐,都让人感动。我也曾去转动那经筒,我一直在人群中跟着走,观察着他们,想感应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可以让他们抛开尘世的一切,名利、权谋、优裕,选择纯粹为了信仰而存在的生活?为什么当我们在为房子,为工作,为了增加一件家具而努力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他们却可以抛开这些,只做一件无关生活的事情?

可是一时之间我无法找到答案,况且我也正是抱了这种惊叹之情才来***的,也许那种莫名的力量正是我这次旅行要真正寻找的东西。

我转了两圈,走得很累,可仍然没有找到西门,只好问路边穿警服的人。他们的汉语说得很好,在他们的指引下我才找到西门。排队等到12点才买到预售票。买完票后,我就已经感到旅行的不可预见性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本以为第一天就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却因为不了解售票问题而耽搁了一天,不过能够多休息一天也好。于是我匆匆回到旅馆继续睡觉,为第二天的游览做足充分准备。

历史回眸

第二天睡醒后,头不疼了。便拿着预售票赶往布达拉宫正门,即南门。

进入布达拉宫前,我站在布达拉宫下面,仰望它,它的那种依山而建的雄伟气势,对人类才智的感叹,都萦绕在我心头。其实一切言语,在它的脚下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只有闭上双眼,默默地享受。

站在下面,可以看清那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的宫殿轮廓。还有那反复曲折的阶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那些阶梯我突然想到了轮回,是否真的有轮回?是否经过这一番攀登求索就能见到真正的自己?一切不得而知。

眼前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传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造了布达拉宫。后经几多劫难和几代人的修建,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布达拉宫是每一位拉萨人最敬仰的圣地,盼望佛祖和菩萨能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带来幸福,带来平安。而我却只是想走进那个轮回,希冀在攀登求索中遇见自己……

已经无暇多想,大约9点开门,已有不少***早早等候在门外了。进入后,再过安检,才能到达围墙内的院落。沿着指示,拿着预售票、身份证和钱换到了正式的布达拉宫门票。然后再向西进入一个门楼,这不知是第几层了。再出来的时候,向西就是德阳夏了。

德阳夏是一个大约1500平方米的广场,这里是藏戏表演和跳神活动的场所。在这里可以很清晰地看见白宫和红宫,西面正中是白宫的大门。白宫是***喇嘛起居和办公的地方。穿过松格廊门厅,经过曲折的廊道,就来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也称***大殿,是白宫主殿,也是各种政教活动中心和大典庆贺场所。沿楼梯上去进入大门后,蓦然发现四壁都是精美的壁画。

事实上,在布达拉宫各个殿堂的墙壁上,均绘有壁画及卷轴唐卡和木制刻版,每一处都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可以说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藏族绘画艺术博物馆,壁画是这个博物馆中最珍贵的部分之一。现存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1300多年前的壁画至今仍然色泽艳丽。历史、宗教题材是壁画的主要内容。除了佛像、佛教故事外,***妇孺皆知的“猴子变人”的传说,文成公主入藏,五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上找到。

我不是过客

我并不是一个对艺术有研究的人,但是走进这样震撼的壁画宫殿时,我的心中还是“咯噔”一下,我的眼睛仿佛一下子明亮起来,似乎能够穿透历史的尘埃,悠游在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世界里。语言并不能表达一个人内心所有的感受,我只能说,某一刻我只感到周围的人流如同时间,在他们匆匆走过的时候,我像站在了一个超越时间的高度,审视着历史和沧海桑田之后所留下的永恒。那一刻我是宁静的,只与时间对峙,与永恒比肩。也或许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别人像时间过客,只有自己才超越了时间的概念。这感觉存在于某一刻的体验之中。

来到没有喧闹的灵殿,聆听着藏传佛教的传说,我的心中立刻就生出几分虔诚的致意。在这个心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非常想成为一个日日粗茶淡饭的清修者,求得灵魂的干净、轻灵、解脱。

我并没有像其他旅行者那样,几个朋友簇拥着拍些照片就匆匆离开,尽管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我还是驻足在那些壁画之下,捕捉每一处细微的感动。我闭上双眼,感觉身边一切的嘈杂都与我无关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走廊中,我走着自己的人生,宁静且永恒。而这一切的源头,也许只因为这是我一个人的旅行,也是我一个人的修行。

灵异之境

走出这间宫殿,来到台阶上,我抬头仰望高原的天空,湛蓝湛蓝。刹那间,布达拉宫似乎成了我灵魂深处的翅膀,带我飞向了那湛蓝无界的天空。

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最高宫殿萨松郎杰,我在这里看到一幅新的景象。这里的室内摆设多选用淡色,显得古朴、幽静、庄重。那些陈列在这里的佛像,有的似在沉思,有的脸上露出和蔼亲切的微笑,给人一种向善的感召力。我默默地注视着佛像,接受着心灵的洗礼。默默将眼睛闭上,任时光与人流在身边流淌。

其他诸如观音殿、法王洞等处也给人带来不同震撼,我就不再多述,因为我内心的震颤已经超出了语言的描述范围。

之后,我带着满心的欢愉与平静继续前行。之后,我来到灵塔供奉处。在这些灵塔之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五世和十三世***喇嘛的灵塔了,其中五世***的灵塔最奢华,塔身镶有各种珠宝,极其辉煌壮丽,藏语称“赞木耶夏”,意思是价值抵得上半个世界。十三世***的灵塔上镶嵌了万余颗珍珠,显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塔前供奉着长年不灭的酥油灯,空中弥漫着酥油的芳香。灯光与宝石的反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妙景色。屋顶雕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在酥油灯前,看着一间间佛殿灵塔,听着一个个传奇故事,灵异与现实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了。那一刻,我几乎迷失在布达拉宫里。

心缘

我很快注意到,布达拉宫里供奉着五到十三世***喇嘛的灵塔中,唯独少了六世***喇嘛仓央嘉措——那个以情诗名世的活佛。这时,听到宫殿中传来喇嘛的诵经声,细听下,依然什么也听不懂。仓央嘉措的诗却渐渐浮现在心头: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碰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就是仓央嘉措的诗歌,从我第一眼看到它起,就被它摄走了魂魄。所有的爱慕深情不都一样吗?他曾经解嘲地说“常恐多情损梵行,如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试想一个心中若蕴含过多感情的人,又如何能修得梵行?然而他就是活佛,谁也不能否认。

想起仓央嘉措我便想起了阿难的石桥禅。

阿难尊者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一个女子。

佛问,有多喜欢?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雨打,只求她从桥上一过。

然而,有美丽的传说就有无尽的痛苦,舍身弃道甘受劫难换来的只是五百年的落寞吧。可是转念再想,也许正是这种落寞,这种不可能,才使故事更加美丽。***之所以让人魂牵梦萦,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神秘、这样的美丽传说吧。何况,我们又怎能那么现实,只选择能够获得回报的等待?

宿命

我看尽布达拉宫,想要寻找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这一声诵经的真言吗?是了,如同前世有五百年的追寻,此刻不过一炷香的缘亦已足够。在那年轻喇嘛的诵经声中,我带着内心的静穆悄然走出了宫殿。我知道,我的修行之路上又多了一处造化之地,内心欢愉满溢。

走出布达拉宫,我抬眼远眺,拉萨河像玉带一样围绕着拉萨汩汩流过,远处群山起伏,阡陌纵横,绿柳村舍,气象万千。蓦然回首,看见布达拉宫沐浴在阳光下,被阳光染上一层金色,神秘气氛更增,显得更加地巍峨壮观。

那一天,从布达拉宫出来之后,我转动了宫殿下所有的经筒。

触摸着那些被磨得发亮的经筒,感受着几百年来无数指尖的温度,在时间的缝隙里为自己祈祷,内心的虔诚竟是前所未有的。这不正是仓央嘉措的诗吗?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碰你的指尖。而我又何尝不是在期待一场从未料及的缘分,以跳出那从未谋面的宿命?

大昭寺的转经路

他们是那样的满足、幸福,没有迷茫,不再无助,无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有这点点佛光照耀他们的心灵。我在他们的眼里,只是一个惶然不知所为的远方游客吧……

大隐隐于市

上午参观完布达拉宫,我就回了旅馆。这次旅行还算幸运,因为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敢大意。在八朗学旅馆的小厅里吃过饭后。我就回房间休息了。一则为预防高原反应,必须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一则缓解一下疲劳感。***给人带来的巨大震撼会一波接一波地拍打过来,我们必须要以一颗完整且童蒙的心来等待它的震颤,丝毫也不能疲惫。

下午3点多,我一人来到了大昭寺门前。完全出乎我预料的是,在大昭寺门前看到的,竟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就好像这里是闹市,很难把它与***佛教的中心地位和藏传佛教的灵魂所在联系起来。

四层楼的碉堡式平屋顶的房子在眼前一字排开,与它四周的商家店铺混在一处,仿佛对世人说,红尘中谁能体味出佛教的博大精深呢?但是当你仔细来品味这样的场面,可能你就会明白,也许真正的佛理就在烟火人间,就在这充满机缘的红尘之中。也许正是在平凡中才能隐含下高深的佛理,真正的境界才不需要任何环境来烘托的——大隐隐于市,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穿过广场前的人流来到寺前,左侧是一圈围墙,围墙里立着非常眼熟的一块碑。走近一看才明白,原来这便是“唐蕃会盟碑”!它一直立在那里,诉说着流失的日日月月,看着人间的盛盛衰衰。

信仰的唯一性

大昭寺曾是拉萨的旧城中心。***通常都会去大昭寺朝拜,这里有最长的转经道和最灵验的佛像,随处可见那些虔诚地五体投地的朝圣者们,无论是贫穷的,富有的,他们都是磕着长头从各地汇聚到大昭寺,以乞求一个美好的未来或者是一颗能够安宁的心灵。

在大昭寺门前两侧竖着两根高大的经竿,经竿上下都缠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经幡。经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扬。墙上黑色底色白色花纹的帘子充满了异域风采。经竿下,又分别有两个塔一样的香炉,它是用白泥垒成的炉子,人们不时往里面填桑叶烧,粗重的桑烟升空,给大昭寺带来无限神秘。浓郁的香火随风飘散,熏陶着每一个信徒和过客。当我走近寺门时,发现远道而来的人们在门前嗑着等身长头,那虔诚的样子好像将世间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内心的世界向他们敞开着。

这里有老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只见他们身前铺一块毡或毯,双手合十,向前跪下,顺势向前扑倒,直直地趴成个“一”字,然后站起来,再重复这样的动作。他们在祈求保佑,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犹如身在无人之境。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昭寺门前作五体投地的跪拜者从未间断。千百年来,这些粗糙的石板被朝拜者的身体摩擦得像砚台一般光滑。

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声响,诵经声,叫卖声……而这交响乐中的最高音总是由那些磕着长头来到拉萨的远方***发出。听说有的人磕3万个头,历时几个月才来到了大昭寺。但是他们总是义无返顾又不乏喜色地扑向地面,那饱受风霜的身体倒在大地上的沉重的声音令人为之撼动。他们千里迢迢磕着等身长头一路拜到拉萨,目的就是看一眼大昭寺中文成公主带进***的真佛,并给圣地拉萨的寺庙佛殿中那永不熄灭的酥油灯添一砣酥油,人们可以把辛劳一世积攒的财物无偿地奉献给寺庙。在佛的金佛像前,堆放着香客们呈献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和式样纷繁的金银珠宝。钱财在虔诚的***眼中、心中已不再是钱财,而是对佛的至诚至爱。

身穿藏袍的老者,黝黑的脸上有着像核桃皮一样干涸的褶皱,又或是才出生被怀抱在父母怀中甜甜睡着的小婴儿,这些朝圣的男女老幼排着长队来到佛的面前,大多手里拎着盛满酥油的器具,然后为每尊佛前的酥油灯添油。站在大殿的中间,环视四周,昏暗的光线下,佛光闪耀。我眼里的他们,是那样的满足、幸福,没有迷茫,没有无助。

牙齿=生命

看过外面后,我决定进寺去看看。按照藏族佛教的习惯,游览的顺序必须是顺时针的,这也是那些转经的人们常走的道路。可是大昭寺外边的建筑可以拍照,佛殿中的却严禁照相。阳光下,一片浮光耀金,光彩夺目。碉楼、雕梁是***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我在佛殿中转来转去,看着我并不知道来历的珍贵的佛像、壁画、佛经及佛家器物,看着喇嘛们专神地做着佛事,用信***们带来的酥油,逐个给寺里的酥油灯添油。这样,寺里的稣油灯才能保持千年不灭。之后,我也将从寺外买来的酥油递给了喇嘛,在释迦牟尼佛像前虔诚地祈祷着。

我曾看到一根很特别的柱子,上面镶满了牙齿。听人介绍说,这是那些忠实的信徒千里迢迢磕长头前来朝拜,因为种种原因死在了路上,于是请同路人敲下了自己的牙齿,带到大昭寺,镶嵌在柱子上。还有的朝圣者背了酥油到佛前点酥油灯,一路跋山涉水,甚至乞讨前往,宁肯饿着也不吃这些酥油。我由此联想到寺前终日的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他们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看着寺内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我不禁感叹着,这里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续着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朝圣者有这样的毅力?

我再一次沉默了,仰身靠在暗红色的墙壁上,闭上眼睛用背脊去感受它的坚定。我为这历经千年的佛殿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很钦佩那些信教人与世无争,虔诚朝拜的心境!我回头想想,这不正是我的修行目标吗?我所追求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虔诚而宁静的心境吗?只是我不会消极地出世罢了,我需要在路上不停地修行。

读懂虔诚

最后,我上了金顶。在这样高海拔的地方爬上爬下,别人感觉我不清楚,我早已气喘吁吁了。在金顶上首先感觉的是金光闪闪,耸然有点苍之势,接着又想到这该需要多少黄金啊,而这些镀了黄金的艺术珍品,是饱含着百万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从大殿出来,环绕在大殿的一周共有380个转经筒,一个挨一个。大殿的木檐覆盖着凹凸不平却很干净的地面,一道阳光垂直照在那有些狭窄的回廊中。午后人并不多,一眼望去经筒廊中静无一人,整个都是暗红色的庄严色调,古、神秘将我包围在中间。我走得很慢,边走边推动转经筒,我想这也算是读遍经书了。玄奘不是见塔扫塔、见庙拜庙的吗,那我就见经筒就转。

4点多我就走出了大昭寺,仰头看那深不见底的蓝天、悠悠而动的白云,长舒一口气。

到现在,我才真正感知***是一个宗教气氛多么浓郁的地方,遍及***各地的金碧辉煌的寺庙就可以说明一切问题,它们使得一方方山水都变得神圣无比,也给***大地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这浓郁的宗教氛围下,藏着无数令人费解的谜,在酥油灯星罗棋布的寺庙殿堂里,佛神秘莫测,观音宁静慈祥,伴随着香火的闪烁,越发透出各自非凡的神韵。善男信女们摩肩接踵,极为恭顺地膜拜。在这块土地上,随处可见含金量十足的真诚——人对佛的真诚。

也许这就是***之能吸引无数人的真正原因——虔诚。

探访玛吉阿米

大约300年前,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星空如蓝幕,坐落在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座藏式酒馆来了位神秘人物,此人一脸的年轻和高贵。忽然门外有人掀帘窥望,是一个月亮般姣美的少女,就在那一刻,少女的绝世容颜深深印刻在这位神秘人物的心里,待他追将出去,少女已消失在茫茫月色中。从此,年轻人常常光顾此地,期待与少女重逢。思念的痛苦点燃了他赋诗的***,也带来了无数的灵感,他在这家小酒馆里留下了许多诗篇。

“初三的白色月亮,领略过你的幽光,请求你答应我吧,如十五的月亮一样!”

“压根儿没见是最好的,也省得情思萦绕。原来不熟也好,就不会这般颠倒。”

偶遇

出了大昭寺我一直游荡在八廓街上,到下午6点多,太阳好像还挂在中天。我顺着八廓街一直向前走去,最后看到一家书店,很小很小,丝毫不引人注意。但是仿佛将我拉进了现实与浪漫之间的梦境,无法醒来。

我曾经钟情过一本书的名字——《玛吉阿米的留言簿》。在这个小书店里,我居然发现了这本书,但是内容与我想象的却不尽相同。不过尽管如此,它为我带来的触动仍然是清晰可辨的,神秘、机缘、命运的突如其来与命中注定之感交错相袭,不由我不触动。

我喜欢在黄昏来临之际,坐在八廓街的露天茶馆里边喝茶边看转经和买卖的人。在这样宁静的下午,我看到八廓街上的芸芸众生,来往往穿行不息。隐藏在闹市之中的大昭寺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深藏不露。同时,我一直在琢磨着那个名字——玛吉阿米。

来***旅行的人都会说,那里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一个会让人油然而生流浪之感,遭遇瞬息情缘的地方。但是我***在露天茶馆中,竟然有些情怯,唯恐找不到那种感觉,从而打碎了它在我心中的唯美。

活佛定情

在游览布达拉宫时,我就发现仓央嘉措的痕迹少得可怜,一座座绮丽宏伟,富丽堂皇的灵塔中,唯独没有他的。可是他的情诗传颂到今天,像风一样在***四处流传。他诗人的美名甚至远远盖过他在政治上留下的痕迹,人们习惯叫他“仓央嘉措”,而不是“六世***喇嘛”。

作为***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之一,仓央嘉措的确是***喇嘛中的另类。我曾凝视过仓央嘉措的塑像,却分明看到了他眼里释放出来的,是数百年来一直深深掩藏着的痛苦和忧郁。他如此年轻,如此文质彬彬。命运,却非要将他推上圣坛,成为至高无上、无欲无求、俯仰众生的***活佛。

传说仓央嘉措雪夜私会的心上人,名字就叫玛吉阿米。据说,这对惊世骇俗的恋人当日幽会的地方,就是而今大昭寺旁、八廊街角玛吉阿米餐吧的所在之处。但也因那次雪夜幽会,他的脚印留在了雪上而被识破,最终他被幽禁在布达拉宫中,成了政治与宗教的牺牲品。

可是,仓央嘉措的名字在***家喻户晓传颂至今,在***很多地方都留有他不灭的“神迹”。他的命运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羞怯、***、惋惜、坚贞、怨憎、苦难和传奇,是藏传佛教史上一段无法抹去的传奇,圣城拉萨内一道艳丽的伤痕。因为残缺,所以更加唯美。

这个活佛定情之处散发出一股强而有力的吸引力把我拉向它的怀抱。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我终于在大昭寺的东南角,找到了这个不是很起眼,却非常有味道的餐吧。一座黄色的小楼,与其他雪白的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美丽而温馨的感觉。

悲情诗人

餐吧共有三层,第一层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过道。严格地说,玛吉阿米并没有三层楼,它的顶层是一个露台,覆盖着硕大的帐篷,第二层才是真正的餐吧,地方不是很大。透过众多宽大的窗户,夕阳让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金色,古瓶中盛开着的鲜艳格桑花。古朴藏式装饰,黄昏的橘色迷漫在不大的空间中。一眼的熟悉,一脸的眷念,真的,我曾经来过。空气中飘荡着苍老缓慢而又不失温柔的藏语歌声,情思如雨。忽然间,清泪两行幽然而下。

我一直在想,当初仓央嘉措在这里等待所爱的姑娘时,心里是何等的幸福和哀伤?身在“玛吉阿米”,心念苦情的仓央嘉措,我很想问,你的娇娘还在吗?而我的那位娇娘又是谁呢?或许有人会说我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流露过分的情感,我想我只是准备好了一颗易于感动的心来迎接这一切罢了。仓央嘉措,这个悲情的诗人,所有读过他的诗、了解过他的故事的人不是都会被他感动吗?

等待

二楼有很多外国人,我不想让他们看到我流露的情感,就赶紧绕着木梯向顶层走去。那一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知在顶层的露台上,是否有一人正在优雅地品着酥油茶?而当她听见我笨拙的脚步声是否会怦然心动?这就是这个地方的奇妙之处,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异乡人,都是为了这座城市无法抗拒的诱惑,为了那样一种奇妙感觉的牵引而来。不一样的语言,共同的情结。我们总在怀疑宿命的存在,缘分的存在。

在这里,客人只需买一壶10元钱的酥油茶,就能舒舒服服待一个下午。我叫了一壶酥油茶,在顶层一个临街的位置坐了下来。这里不是最角落的位置,也不是可以观赏整个八廓街的位置,可以说不算一个好位置,可是我还是心存一份奇妙感觉。仿佛能感觉到大千世界匆匆过客曾在这个座位上留下的温度,那些尚未谋面和已经过往的人,是我此生的缘分。昏暗的光线,浓香的奶茶,以及周围的窃窃私语,使人昏昏欲睡。这时很容易产生幻觉——你久违的情人,正从拐角的木梯一步一步,拾阶而上,鞋跟磕着楼梯“咚咚”轻响。或许,在下一秒钟,他或她的倩影就会展现面前,或嫣然一笑,或杏眼圆睁——一段故事将徐徐展开,而主角只能是你。

在这个给人幻觉的地方,时间虽然看似静止却过的极快。很快一轮接近圆满的月亮,从飘着经幡的屋后升起来,照着楼下著名的八廊街。这条热闹的街道正是拉萨魅力的缩影,一个世俗而繁荣的小商品市场,一条围绕大昭寺转经的神圣之路。在商业气氛浓郁的八廓街,这幢黄颜色的小楼就像是一首诗。

瞬息情缘

这时,一阵“咚咚”的脚步声把我从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我转过头,看到木梯上走上来两位女孩,她们一边四下寻找位子一边弯腰喘气,看来有些高原反应呢。我在内心问自己,这不会是我的邂逅吧?她们会不会走过来坐在我的对面呢?不过事实很快给了我答案,她们选择了我对面的那张桌子。

我习惯在旅途中去看人,然后猜测他们的内心,最后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点奇怪的文字。我对面的那两个女孩,从她们的语言可以判定是重庆人,想必也是为了寻找那种奇妙的感觉而来,所以很快就静***定,陷入沉默。其中一个女孩穿着黑色的风衣,带着大大的太阳镜,样子非常神秘,但是从她的动作中能够看出她对旅行的娴熟。她举起茶杯时姿态非常慵懒,给我一种“小资”的感觉。

也许有人喜欢这个时候去搭讪,但是我们都不属于那一类人,因为那样做我就不会再相信缘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偶然的眼神,刹那间的心意相通已经足以让我们遐思许久了。我们都是钟情于道路,而不善言谈的人,唯一过人的长处可能就是思考与感受,所以我们都很沉默。最终,我们以一种似笑非笑但带着试探性的眼神进行了交流,但是很快又被沉默淹没。

记得看到有人在网上说,***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这里,为的却是几乎同一个目标,志同道合之下当然也就很容易做朋友。我更喜欢那种缘聚缘散,飘忽不定的感觉,今天还在一起,也许明天就再也寻不到彼此。在这里,朋友不需要经营,我们都在忙着寻找各自心中的梦,哪里还顾得更多呢?

每一个来***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他们怀揣着埋在自己心底的故事,来到这雪域高原。试想,如果单单为了旅游,为什么不去九寨沟,为什么不去苏杭,而偏要来这空气稀薄的高原?因为在这里我们离真实的自我最近,穿越重重混沌之后,我们能在世界之巅找到自我。我们对着高原捧出自己的故事,高原用蓝天白云来接受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我知道我要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就起身走木梯下楼了。我想她们可能在等下一阵脚步的打扰,抑或下一个眼神的到来。

邂逅与别离

走下顶层,我在二楼看到了放在柜子里的数十册留言簿,那是真正玄妙而吸引多数游客的东西,是历年游客留下的“墨宝”。由各种人用各种语言和笔墨书写在绵绵的藏纸上。游记、誓言、期待、忧伤、歌颂甚至痛骂,个别作者还附有绘画和照片,多数文章都堪称美文。一位男孩子写道:离开玛吉阿米后,希望马上邂逅一位可爱的女孩,我会带她到拉萨——最好她有高原反应,这样我就能好好照顾她啦。有个女孩子则含泪描述,每当听到楼梯响,她都要惊惶地抬头张望,既渴望又惧怕那个人的出现。她发誓,每年都会来玛吉阿米,坐在这张椅子上,静静地等待他的脚步,就这样等他一生。

我突然明白,在天涯相逢,转瞬又在天涯相忘,不问过往,不问去处;恍如月光,皎洁圆满,可望而不可即,却遥远而真实,普照人间。就是这样一种无声的邂逅与别离,让我在离开的路上,面对几近中天的月亮,感到心月同光。

我常常想起《悟空传》中的一段话。唐僧说他醉了,第二天可以晚一点上路,然后他就扶着墙走开了。猪八戒很不屑地说,没有见过喝水也会醉的人。唐僧并没有回头,但他说,何须喝水,有时候想想也就醉了。

是的,有时候想想真的会醉,而且醉得很深……

这一片水晶心海

啊,羊卓雍错!

望着你,我的身体已迷恋上你圣洁的泪滴

投入你蔚蓝色的心海

我长出天使的翅膀

跟随那深远悠长的钟鸣飞去

是不是有雪的山上都有一个传说,都有一处神的居所

遵循群山众神的指点,迷路的圣徒便可找到你

找到他迷失已久的灵魂

——无仑的博客

一场相遇

我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下一站先去羊卓雍错,接着走江孜、日喀则、拉孜、定日,一路前往珠峰,然后再返回拉萨。这段旅程估计需要五天时间,如果顺利的话,五天之后我会再次从拉萨出发前往纳木错。应当说明的是,即使时间可以安排过来,我们也应该给每一段路都预留一点时间,因为这样的旅行会轻松一些,可行性也才大一些。

19日下午我一直在八朗学旅馆的留言板上寻找同往羊卓雍错的旅伴,可是始终都没有找到,那些留下言语的行客,多半是前往纳木错方向的,而我把纳木错放在了旅行的中间部分,准备从珠峰回来之后再去领略它的美丽。

幸运的是当晚刚好遇到两辆从西安自驾而来的北京现代,其中一辆车主是个年轻女孩,同乘的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而另一辆中是一男一女,看上去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好像是刚刚结婚的小夫妻。他们把车停在八朗学门口时,我就跟他们打了招呼。攀谈之后才知道他们20日也要去羊卓雍错,而且那两个西安女孩非常热情,听说我辞掉工作来***,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很佩服我的魄力,我也只是微微一笑,对那对小夫妻说,你们这种蜜月旅行才让人佩服呢。

在旅途中能够搭乘便车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一则可以节省不少资金,一则能认识新的朋友,给旅行带来更多感受。当晚他们就住在了八朗学二楼的一个套房之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出手不菲的人,而我怎么也猜测不出这么年轻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钱呢?或许他们是富二代吧。

当晚他们来我这边玩,我给他们看了这两天在拉萨的照片,一个劲说我专业,我想说我也只是随便玩玩,我在意的不是照片,而是某一刻的感觉。可是看着人家那么信任的眼神,也就只好默认了。他们说先去日喀则,旅行回来再看拉萨,就好像有一堆葡萄有人喜欢先吃小的,有人喜欢先吃大的一样,各有各的心态吧。前者感觉日子越过越好,后者觉得这一天总是最好的。

鸿沟

20日早晨8点钟我们就从八朗学出发了,因为那一对是夫妻,所以我和两个女孩同乘一辆车。事实上从拉萨前往日喀则有两条路,走以前的老公路才能去到羊湖、江孜,而从新路——318国道直接就能到达日喀则。当然老路一般都是环山公路,迂回环绕且坡度很大,所以一般前往羊湖的人都是租车前往。而我能够搭乘西安女孩的车算是够幸运的了。你能说这不是缘分吗?只因为目的地相同,我们就可以成为朋友,这就是缘分。

拉萨西郊外柏油路两边的白杨黄绿交加,路边是蓝色的拉萨河,景色非常优美。但是从拉萨到羊湖途中天一直都是阴沉沉的,我的心情由此颇为抑郁。一路上她们两个都在讨论她们的精致生活,而我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只是不时看着窗外的阴沉天空出神。听到她们的话我才觉得,有时候几个人看似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做着一样的事情,却不属于同一个世界。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无形但有力。也许这也是我此行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冲破自己的枷锁。

我在内心深处赶紧调节自己,因为我必须在自己的路上不卑不亢地走下去。

一饱眼福

车子过了曲水大桥右转,就踏上了去羊卓雍错的道路。这条路甚为险峻,盘绕在群山之间,大弯小弯不断。我不时要抓紧车上的把手以保持身体平衡。听说曾有人因过度紧张而把车上的把手掰断,道路之险峻可见一斑。向上远远地眺望过去,一辆辆旅游车就有如小小的虫子在视野的尽头处移动。盘山公路一层层地被慢慢消化,但山顶依然还是那么地遥不可及。眺望雅鲁藏布江对岸大山的视角,也慢慢地由仰望变成了平视,最后终于变成了俯视。山上云雾缭绕,恍若仙境,似乎手伸出窗外就能随意地摘下一团云来。记得从前曾经去过罗浮山,第一次看到云团在山腰飘动,便被那里的灵气折服。而此时看得多了,却又难免疲惫。

过了浪卡子县和贡嘎县的蓝色分界牌,就到了飘着经幡的海拔4990米的冈巴拉山垭口。快到山口时,车被拦了下来,在这里很多车都被拦下来检查,交警因为车门没有贴什么贴纸,教育了西安女孩一通,最后还是放行了。

终于来到了羊湖,西安女孩把车子停了下来。我们下车走几步从山口的另一边向下看,在深深的山崖之下,就是西***心中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了。在这三大圣湖之中,羊卓雍错以她的一碧万顷而闻名。我原本以为此湖像琥珀一样,成圆形或者椭圆形,谁知看过之后才发现她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萦绕在群山之间,或绵长如丝帛,或散乱如网状,晶莹剔透仿如宝石。

此刻她就在我们眼前,然而越靠近她,心中那种小鹿撞怀的感觉就越强烈,像是初次约会倾慕的人一般。那一刻,***寻梦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相机在不停地工作,因为每时每刻的景致都是“触目惊心”的。

羊卓雍错像是一幅油画,让我相信了网上看到的那些照片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我想,任何的电脑软件都无法雕琢出一个如此秀色可餐的羊卓雍错。

站在山口细看羊卓雍错形如鸡爪,蜿蜒曲折。从山口处看,只能看到它的修长柔美,宛如一条湛蓝的缎带围绕在山腰。岸边绿色的草场和田野,湖面上不时有惊起的成群野鸟,草原上是正在吃草的牛、羊、马,这一切组成了一幅天然美景,虽然是阴阴的天气,但也没有丝毫失色。远处的云朵似乎完全掩盖着这个湛蓝水域,显得水天浑然一体了。据说在不同时刻,不同角度,阳光照射在羊湖上,会显现出层次丰富的蓝色,似梦似幻。如果在晴天,坐在白云蓝天下的湖边,看着悠静的湖面,内心的浮华是否会被安然拂去呢?遗憾的是今天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太阳,阴云还一直没有散去呢。

远望湖畔一座座以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星罗棋布。藏族人受万物有灵的昭示,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而有灵性的物体必然有神佛的灵光,所以人们垒玛尼堆用以祈福。清风拂过,蓝天上云卷云舒,《红楼梦》中神瑛侍者因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而结一段缘,不知这些有着“爱心”之石的玛尼堆陪在美丽的羊卓雍错旁曾有过什么奇遇?

由于羊卓雍错现在已经建成了水力发电站,所以一般游人都不会下到湖边去观赏,而只能在山口远远眺望此湖。可惜这排名第三的圣湖,由于天空中云层太厚,并没有很明显地呈现出传说中层次丰富的蓝色,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被打扰得不胜其烦的主人,已经没有精神再来招呼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远处的湖面在拐了一个弯之后,就隐藏在了山的背后,更不知道后面是怎样的一番美景。所以在看了羊卓雍错之后,仍然感到它是神秘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时两个西安女孩开始感到不适,因为现在是在海拔将近5000米的高山上,氧气特别稀薄,她们又都兴奋地又蹦又跳,所以高原反应很快就出现了。她们都没有准备氧气袋,我只好把自己的拿出来给她们用,带着氧气袋她们还是闲不下来,不停地拍照。我就坐在旁边等她们。突然两个西安女孩一起喊“快看”,我循着她们所指方向看去,是几匹毛色极纯的白马,远远看去非常漂亮。她们背对着马匹摆好了造型就让我给她们拍照,而且一拍就是几十张。最后在那对夫妻的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下山。

下山时天渐渐晴了起来,我们都有些后悔没有多留一会,看一下传说中的羊卓雍错色调,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下山是很快的,而且一直是绕着湖走。湖畔的村落,极具特色的民居,青稞、湖水,恍若在世外桃源中穿行,几乎令人忘记今古。

越走天越晴,云越白,湖越蓝。湖畔草原点缀着羊群、马群、牦牛群,看来,后藏的人要比前藏的富呢。离开了羊卓雍错,前方是卡若拉冰川。一路上的雪山随处可见,到卡若拉冰川的时候,雪山已经清晰到几乎可以触摸到。这与刚进藏时见到的一丁点雪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意料之外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来了:我们到达了一片广阔的沙漠。从旅途中那些山脉的沙漠化情况看,这里整个成为沙漠地带也是早晚的事情。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悲哀,上帝给了人类一片有山有水的天地,人类却偏偏要把它变成沙漠。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见过沙漠的人来说,黄沙和扑面的热浪,就像欢迎仪式一般。我们欢呼着奔上了沙丘。极目四望,一片黄沙绵延,热浪滚滚,与之前的雅鲁藏布江风情犹如两个世界,这里的沙丘在大风的作用下,极慢极慢的移动着,本就若隐若现的前车辙印被彻底掩埋在黄沙之下,路也时断时续,好在西安女孩开的是越野车,所以无须忧虑。

其中一个叫屈胜杰的女孩又开始拍照了,并且直接躺在了黄沙之上,看上去懒洋洋的,也不怕沙子钻进脖子。而我总是在这个时候成为她们的摄影师,将她们美丽的笑容定格在一个个瞬间。坐她们的车,能够为她们做一点事也是我愿意的,所以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争取为她们拍出好的照片。

这时天空几乎全部放晴,白云又回到了头顶,云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感觉是很特别的,天地之间都很纯净没有杂乱之物,而且黄白分明。我盘坐在沙漠上,闭上眼睛想象此时正是天黑,我的头顶有一柱天光,而周围却是一片黑暗,且有无边无际的沙漠向四处延伸出去,没有尽头。我仿佛置身于一块永恒之地,唯一、永恒、光明、孤独都是我的,从未离开。

拍完照片之后我们再次出发,沿着几近被掩盖的路面,从沙漠驶入了开阔的山谷:宽阔的草原,没有树木,只有地面矮小的植被。她们驾着越野车任意驰骋在这片土地上,颠簸的路面却引发了我们的欢呼,激发了我们的热情。前后没有别的车,我们已和另一辆越野车失散,但没人在乎。这个天地里只有脚下这块没有边际的土地,和一辆恣意纵横的车,还有三个情绪高昂的游客。

峡谷里忽然又变了颜色,大片的粉红色苜蓿花撞入我们的眼帘,迎风摇曳,煞是可爱,其后铺天盖地的金黄色的油菜花给这个峡谷带来了勃勃生气。在海拔4000多米的***,直到八九月份油菜才能收割,比平原上要晚半年左右,所以此时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峡谷中,我们惊叹连连,据说这里本就人迹罕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名字。车上另一个女孩突然很严肃、很认真地对我们说:“从今往后,这里就叫许娟山谷了!”我们几乎晕倒,直到此时,我才算知道了她的名字。在这里就是这个样子,或许我们同行数百里,一起做了很多事,却不知道彼此的名字,转眼间又各自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