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乡村阅读网 > 资讯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甘相伟胡适完整版小说全文章节app内免费阅读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甘相伟胡适完整版小说全文章节app内免费阅读

2019-03-25 16:48:32   编辑:怜蕊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就如同美国的哈佛大学一样,这里是很多学子梦想开始的地方。如果说北大是一个摇篮,那么北大总是精英辈出;如果说北大是一个舞台,那么北大总是璀璨夺目……

    黄轶 状态:已完结 类型:资讯
    小说详情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小说介绍

主角是甘相伟胡适的小说叫做《北大的青春不迷茫》,是作者黄轶写的一本出版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了“北大”,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就如同美国的哈佛大学一样,这里是很多学子梦想开始的地方。如果说北大是一个摇篮,那么北大总是精英辈出;如果说北大是一个舞台,那么北大总是璀璨夺目……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第四章 读懂北大的思维,敢想才能敢干 免费试读

上帝赐予了我们每个人一颗用来思考的脑袋

北大箴言:

三国时,蜀将姜维据守剑阁,拒十万魏兵于险关之外。魏将邓艾遂以精兵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下江油直取成都而一举灭蜀,此谓出敌之不意也。我们今天可仿效此战法,以智取代替强攻。

——张灵甫

伟大的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这充分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走属于自己的路,可是有的人能走得很远,有的人则永远原地踏步,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主要和我们的所思所想有关。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了每个人一个用来思考的脑袋,可是有的人并不善于利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不会总结自己过去走过的路,只会苦干、傻干、蛮干。当然,我们并非想抹杀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作用,只是,在我们做事情的同时,必须要让脑袋转动起来,不断思考,这也是北大人区别于芸芸众生的关键。

就像下围棋一样,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得有所收获,不能平庸地走一步看一步。应该说,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位伟大人物不是托了“思考”的福。可见,思考对于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要善用上帝造人所赐予的资源,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精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张灵甫,是***军队中的“常胜将军”,是蒋介石口中的“模范军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北大学子。他成为了八年抗战中“文北大、武黄埔”的悍将、猛将和儒将,是一代抗日名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张灵甫早年几乎与军事绝缘。他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一所小学里面当小学老师,成为了一名典型的教书人。当时,这份工作在家人眼中看来是挺不错的,表面风光且安稳。然而,家人的满意无法抑制住张灵甫那颗不安分的心。

他并非因为自己的工作待遇而忧愁,只是眼见世道不同了,一辈子窝在乡村里做个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似乎于社会作用不大。他好歹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作为有抱负的年轻人,只求安逸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张灵甫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思考国家的命运。于是,1923年,他毅然放弃安稳的工作,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自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北大一直是全国学生运动和思潮交汇的中心,各种主义及思想的宣传在北大总是不绝于耳,方兴未艾;当时的中国也处于军阀割据严重,社会激荡的年代。张灵甫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变革浪潮,这是他窝在乡村教书所无法触及的。

张灵甫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从教授、学长、同学的口中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他明白了救国救民的重要性。所以,他在学生运动的洪流中,没有慷慨激昂地喊口号,也没有轰轰烈烈地办运动,他只是潜心修学,打算以知识来拯救国家。

不过,到了1924年,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件——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领导了“北京政变”。身在北大的张灵甫感觉到“秀才十年不成事,军阀一朝就变天”的威力。张灵甫开始思考,到底是应该像所有读书人一样,喊口号、论思想比较容易解救社会,还是投身军队,真正保家卫国,捍卫人民来得直接一些呢?

这个问题,张灵甫一直在思考,他需要考虑自己的志向和将来,不过,作为读书人出身的张灵甫虽然有动摇,却并未行动,因为他始终认为,“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基础。直到1924年,张灵甫意识到一件被自己忽略了的大事,那就是黄埔军校的成立。黄埔军校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所集理论和实战知识于一身的正规军校。有了黄埔军校,军队就能摆脱军阀体制,摆脱旧式军事思维,正式和新型军事人才培育模式接轨。于是,几番思量之下,张灵甫坚定了自己的志向,投身黄埔军校。

到了黄埔军校,由于他骁勇善战、能文能武、心思缜密、战略周全,所以很快便成为***军队中的一员猛将,并且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成为著名的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

诚如张灵甫一样,每个成功的人都不是天生注定成功的,大家所在的起跑线都差不多,如果你在人生的交叉点选择了在平凡的道路上追求安稳,那么你就会成为平庸者;相反,如果你在交叉点充分思考了自己的实力,思考了自己的将来,思考了每一步路的走法,那么你很可能以同样的身躯,不同的力量,获取不一般的成功。

你为什么要上北大?想必你的脑海中思考过万千答案,无论你最终能否如愿以偿地考入北大,都不要放弃思考的习惯,它是你今后成功的关键。

没有哪一个北大人是不善思考的,这里是智慧闪耀的圣殿,在未名湖畔,也许正孕育着无数足以改变世界的想法。

北大行动指南:

1.善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著名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力的培养,他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爱因斯坦的话表明,在他看来,有自己的一套独立思考系统,比起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或者,这和我们中国儒家大师孔子所强调的“学而不思则罔”有异曲同工之妙。思考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经历着不同的遭遇,吸收到不同的经验教训。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思考,不懂得运用头脑将知识、经验转化,对这些所收获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应用,那么这些知识和经验将永远只是一种知识和经验,没法成为我们调整自身、拔高自己的原材料。

相反,如果我们有思考能力,懂得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调整自己的规划,让自己拥抱心中的目标,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和目标越走越近。

2.思考,不要单纯地流于“想”的阶段

当然,我们上面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可是这句话还不完整,还有半句“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我们在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不断殷实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因为,思考,不代表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它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才可以从现有的知识、经验中吸取精华,进行加工和改造。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的脑袋空空如也,那么任凭你怎么个深思熟虑,也不会思考出太多“出类拔萃”的结果来。因此,我们必须要端正对“思考”的看法。思考,不代表空想,它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一种高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学了不能不思考,思考的同时也不能不学习、不吸收。只有如此双管齐下,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切合自己预设的美好将来。

北大思考题:

一天,北大教授在课堂上卖弄关子不讲课,而是煞有介事地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某地发生了大地震,伤亡惨重,收音机里不断传出受灾情况以及寻人启事,一位老大爷一直在注意收听收音机的报道。有人问他:“收音机里播放过你孙子的消息了吗?”老大爷回答说:“没有。”接着他又说:“但我知道我孙子肯定平安无事。”请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们低头想了想,不明白教授的本意是什么,于是认真思考各种答案。有的是从常规出发,认为老人的孙子就在家里,所以老人知道;有的则是从脑筋急转弯的思维出发,说问老人问题的很可能就是他的孙子。

教授听到大家的答案之后,笑了笑说:其实,那是因为他的孙子就是收音机里面的播音员,听到孙子还在播音,自然是平安无事了。

教授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也不是投机取巧的文字游戏,他只是希望告诉学生们,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方向应该放在“有迹可循”的点子上。比如,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就只有三个人,老人、提问题的人,还有一个隐性的人物——收音机里面的播音员。回答“提问者就是老大爷的孙子”的同学,很明显缺乏常规思考的逻辑性;而回答孙子很可能在家中的同学则缺乏客观性。由此,才出现了模棱两可的思维现状。

不要盲目接受既定答案,惊喜总在思考后

北大箴言:

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黄侃

这只是一个假设:

你跟一个尖子生是邻居,从小学到大学,你们一起玩、一起学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遇到难题想都不想就去找他,没两分钟就捊清了思路或是直接照抄,你对此感到十分骄傲与庆幸。

“有这样一个邻居可真好!”

十几年后,你的邻居上了北大,你却在端盘子,难道这就是你所为之庆幸的福气?

现在的不少年轻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逐渐显露出一种“信手拈来”的惰性,那就是很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唯唯诺诺地遵循别人给定的答案,使自己的大脑成为堆积知识的仓库,却不思考和运用。

这个方式其实是不好的,因为,学习和思考是共存、共生的。因为,思考就像一个变废为宝的魔力棒,能让我们从老旧的知识中发现新的知识点,能让我们从过往各种失败、挫折的经验中找出难能可贵的新方法。因此,我们要懂得思考、懂得怀疑、懂得运用,做一个不盲目、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有自己想法的人。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因此,在博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懂得提炼、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自己的头脑风暴中发现每一页不同的精彩和惊喜。

黄侃,是一个别具个人魅力的国学大师,学术狂人,还是独树一帜的北大教授。他的个性和学术成就固然为人所乐谈,不过不少人却因为他张扬的个性,忽略了他治学的严谨及思维的缜密。观其一生,可以用“率性而活,谨慎而学”八个字来形容。

在生活中,他秉持自己的个人原则,曾经因为学生不请他吃饭而拒绝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向学生说清楚;也曾经因为北大教务处给他发迟了工资而拒绝给学生上课,非得让教务处把他的工资领来了,他才步入教室。

于生活,他坚持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过活。不过,对于治学,他是非常严谨的,可以说是一位时刻让大脑高速运转、精细求学的狂人。

黄侃觉得,最讨人厌的就是为了虚名而读书的所谓学者,因为那些学者只会一个劲儿地写书,不断地将自己的知识翻来覆去地使用,却缺乏自身的实践和研习。这在黄侃眼中是不可取的,好比自己懂得技巧就不断卖弄,是难成大器的。所以,黄侃一直很重视对自己思考习惯的培养。比如读书,对于《广韵》这一本书,黄侃前前后后看了100遍不止,不过,他不是单纯地看和读,也不是单纯地把书中的知识记下来那么简单,他更加重视的是自己的思考成果。

所以,为了把这书上的内容想个透彻,刨根问底,黄侃综合清朝顾炎武、戴震以及师傅章太炎等人的论述,动用大量文献资料,和书上的内容进行综合排比,一遍又一遍地查阅、比对,最终敲定了古声十九类,古韵二十八部。

可以说,黄侃就是这么不一样,他精于探索、善于思考,总是懂得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提炼自己的想法,推陈出新。黄侃经常会看着书本思考得入了迷。有一次,他正在家里潜心研究国学,苦苦沉思当中的奥秘,由于终日不出家门,他准备了馒头、辣椒和酱料,摆在书桌上,打算饿了就用馒头蘸点辣椒和酱料充饥。可是他想得太入迷了,以至于把馒头蘸在砚台中,用墨水拌馒头吃自己也不知道。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个墨水馒头,直到他的一个朋友进门探望他,看到他的大花脸,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吃了墨水。

黄侃就这样,凭借着自己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习惯,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国学大师。

从黄侃大师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师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那颗善于思考、精于思考的头脑。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但是思考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

只要我们能多思考、勤思考,逐渐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头脑,我们就能更加接近自己的顶峰,能在人生路上发现更多惊喜,成就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所以说,做人不能懒,起码不能让脑袋偷懒,不要过于盲目地接受别人给定的答案,要多想多试,试着用“思考”去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北大行动指南:

1.以“改变自己”作为思考的原动力

一个平庸之辈往往不是因为时运不济,也不是环境使然,很多时候是源于定位问题,对于成才的欲望不够强烈,观念不够端正。诚如我们小时候,每天没有太多东西需要考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也一无所获。人总是要长大的,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还是希望自己一味随遇而安,生活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工作给我们什么,我们就要什么,那么无异于原地踏步,是不会获得进步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用“改变自己”作为思考的原动力,在别人给我们答案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一下它是怎么来的;当生活给我们一种境遇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活着一定要有所期望,这是每一个北大人都明白的事,这也是他们聚集于此的原因。当我们有期望、有憧憬之后,自然就会开动脑筋去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2.明确优势,学会“选择性思考”

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的脑力和思维也一样,很多人在生活中也会经常转动脑子想事情。可是思考没那么简单,还要想在点子上,才能让思考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普通人与北大人的差距所在。

现在的很多学生,不思进取,不思考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内容,反而将很多时间和脑力用在花前月下和天马行空的白日梦中。当然,并不是说感情不重要,只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如果我们过多地将精力花在思考感情和幻想中,那么学习、工作上的思考时间自然会减少。这是资源错置的一个典型例子,还可能让人形成杞人忧天、多愁善感的情绪。

如果你多去几座高校转转,就会发现不同之处:当普通高校的学生们沉迷于美好爱情的时候,北大的学子们却将更多时间用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他们期待中的美好爱情其实从未走远。

所以说,我们在思考之前,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一个大方向,明确自己的优势,将仅有的脑力花在有利于我们进步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北大思考题:

一位年轻的北大女学生的祖父是退休的北大图书馆馆长。一天,女学生正在阳台看书,祖父走过来和她聊天,问了她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祖父问:有一个年轻人,他要过一条河去办事;但是,这条河没有船也没有桥。于是他便在上午游泳过河,只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便游到了对岸。当天下午,河水的宽度、流速及他的游泳速度都没有变,可是他竟用了两个半小时才游到河对岸,为什么?

女学生学的是物理,她费尽心思地从物理角度去分析祖父所提的问题,认为其中必然有什么奥秘,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祖父笑了笑说:两个“半小时”就是一个小时啊!

其实,这位退休北大图书馆馆长是希望告诉自己的孙女,很多时候,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诸如我们的文字,很微细,但很奥妙;诸如我们的生活小片段,简单、重复又机械,但是个中却有不少我们急需探寻的道理。要学会思考,就要尊重细节,将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进行拆解,不要过于既定地认为人们所说的“两个半小时”就是150分钟,很可能,只是换了个提法,指的是两个30分钟呢。

看事物之前,戴一副“质疑”的有色眼镜

北大箴言:

凡古今名人学术之成,皆由辛苦,鲜由天才;其成就早者,不走错路而已。

——黄侃

苏霍姆林斯基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时期认识的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当然,我们现在不是小孩了,可我们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试着回想过去,真的有做到思考和质疑了吗?

中国有一句古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问题儿童”长大了之后,思维会变得特别活跃,懂的事物也会相对多一点,归根到底这是一个“求知欲”的问题。就像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别人告诉我们一个现象、一种知识,我们得有“问题儿童”的心态,多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懂得更多,学得更多。

求知欲与质疑精神是哈佛大学不成文的校训,在西方,人们将这种敢于质疑,敢于对权威说“不”的思维定名为“CriticalThinking”,拥有这种思维逻辑的人会善于抓住事物的核心要领,质疑辨析,严格推论,挑战权威,树立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将这种思维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使自己有更大的动能去求知探索。

今日的中国,敢于质疑的人越来越多,而这股风潮正是源自北大,其中会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先驱。他们是大中华的未来,他们从不盲目接受既定答案,他们通过自己的质疑、推论和辩证,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和定论。

钱玄同是五四运动的标兵悍将,是一代国学大师,1915年,他在北大任文字学教授,开启了人生中最辉煌、最颠覆传统的一页。

钱玄同出生于浙江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从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学,奠定了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1906年,他成为了浙江省官派留学生赴日留学,在那里他结识了章太炎,成为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当时,章太炎和康有为是清代末年的殿堂级大师,不同的是章太炎擅长古文经学,康有为则偏重今文经学。1910年,钱玄同学成回国,读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大为震动,开始质疑古文经学。

放在现在,质疑师傅所教授的知识是“情有可原”的,不过放在一百多年前,质疑章太炎的古文经学就使钱玄同背上了“背叛师门,离经叛道”的骂名。但对此,钱玄同毫不退却,他坚持自己的见解,质疑古文经学,于是顶住压力,潜心研究。

到北大任教后,钱玄同已经是学术界的大师级人物,不过他的思想还是深深地受到康有为一派的影响,希望用“光复旧物”的思想推翻当时中国的腐朽思想。只是,事情发展到袁世凯出场的历史时刻,有了戏剧性的转变。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让钱玄同质疑自己的复古思想。他开始怀疑自己希望用传统经学来革新中国思想界面貌的思维是对还是错。

诚然,推翻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预设,对于谁来讲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不过善于质疑、忠于真理的钱玄同做到了。他勇于站出来,告诉别人,自己以往的复古思想是错的,他迅速从一个复古主义者转变为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者,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推崇西方文化。及后,正因为他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气魄,使他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可以说,能以一个精通中国传统学问的大师身份,对自己从事的学问如此釜底抽薪地否定和颠覆的,大概也只有钱玄同一人了。

质疑权威,颠覆常规,需要的是一种气魄,同时也是一种坚持己见的动力,从钱玄同的个人思想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接受预设答案,接受别人传授的思想,确实能让我们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但是,那不过是别人告诉你的风景,你永远走不出这个框框。

相反,如果我们能善于质疑,凡事带着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哪怕最后得出一模一样的结果,也比不善质疑的人多吸收了一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质疑的思维,学会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事物,学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索和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

北大行动指南:

1.给自己的想法一个明确的高标准和高定位

对事物的质疑,很多时候源自我们的想法,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定位在中下水平,那么我们会缺乏质疑权威的动力,或者说,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正如故事中的钱玄同,如果他没有挑战师傅的勇气,没有推翻旧理论、奠定新思维的勇气,那么,他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大师呢?

北大学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北大的各门课堂上,你总会看到不同的、挑战权威的身影,当教授讲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有的北大学子会举手质疑,提出反对意见,并毫不隐晦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风在教授眼中,非但不是“离经叛道”,反而是极力提倡的。因为,在北大,质疑是一种精神面貌,也是一种学生必备的素质。

年轻人,在生活中一定要给自己一个较高的定位,给自己挑战权威的勇气,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不能满足于平凡安逸的生活。

2.怀疑,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其实,不仅仅是哲学,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学问和所有知识也是一样,只有我们对前人的想法、对现实的表象加以怀疑,从别人的定论中提炼出自己的疑问,才能发现前人观点和现实情况的不足之处,才能从中孕育出自己的新观点。

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不加怀疑地全盘接受,实际上很难掌握并自由运用,我们只是刻板地记住了这个知识而已,长此以往,盲目学习者很可能成为死读书、生搬硬套之流,这也是北大学子最无法接受的一点。每个人都该明白,提出问题有的时候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我们要像北大人一样,对生活、对现实提出问题;我们要学会怀疑,在提问的基础上,再致力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现新的闪光点。

北大思考题:

一次,一位北大教授问正在刻苦读书的学生们:有一辆没有开任何照明灯的卡车在漆黑的公路上飞快行驶,天还下着雨,没有闪电、没有月光,也没有路灯。就在这时,一位穿着一身黑衣的盲人横穿公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次恶性事故的发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学生们可聚精会神了,大家赶紧想答案,想了好一会儿,大家给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回答,只有一位学生不敢肯定地说:大概,那是白天吧?

怎么会,教授不是说那是漆黑的公路吗?怎么会是白天?

教授笑了笑说:确实是白天,我说漆黑的公路,是形容公路的颜色的。

教授希望学生们明白,很多常规性的东西,都是我们约定俗成地给自己安插的,比如,什么类型的人应该用什么形容词,什么状况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我们按照惯性思维去想的。不过,倘若你能勇敢地去质疑,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事物都是相对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比如“漆黑”,它一出现,我们就会联想起夜色,联想起光线。但是,“漆黑”还可以形容一件事物的颜色。因此,要学会大胆质疑。

学会换位思考,保证让你得到更多

北大箴言:

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

——郁达夫

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只有经历过才能懂得”,这是非常绝妙的营销方式,同时道出了人生在世的一个重要道理——换位思考,有时候比夸夸其谈实用得多。

诚如我们的生活,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别人的想法,真正掌握那些我们看似懂了却未曾体会的经验,就要细心观察,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想法,从别人的想法中积累出自己的经验。

而且,换位思考有时候还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换位思考本身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也是一场心理博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需要坚持,如果在与别人的思维对弈的过程中,能切换一下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原则上思考问题,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思想钻进死胡同的时候,换位思考随时能派上大用场。

郁达夫是我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他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拿到了经济学学位,回国后,到北大任教。虽然他文笔卓越,但是由于大学专业所限,他教的不是文学,而是政治、经济及史学系统统计学。

郁达夫虽然此时已经在北大讲课,可是担当统计学讲师却非他所愿。他真正钟爱的是文学,可是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却非坦途。可能是由于曾经在文学发展的路上苦苦挣扎过,因此,郁达夫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煎熬拼搏的青年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理解。

1924年11月,他收到一封求助函,寄信的人叫沈从文,沈从文在信函中尽诉衷肠,讲述了自己的求学梦、求知梦,以及希望在文学创作之路上一展抱负的决心。看到这封信之后,郁达夫换位思考,从沈从文的处境分析,他能够理解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有追求是多么艰辛、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于是,郁达夫做了一个决定,他按照信函上的地址去找沈从文,帮助沈从文。于是在1924年11月13日——那天风沙很大——他赶在上课前,坐车到了沈从文的住址。一进屋,他看到一个极为寒碜的景象,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沈从文的家连简易的火炉都没有,瘦小的沈从文披着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裤腿,正在一丝不苟地写作。

看到这一幕,郁达夫被深深震撼了,诚然,在那个年头,给学者大师、教授讲师寄信求助的年轻人不少;挣扎在饥寒交迫的求学、求进路上的青年也不少,但沈从文是其中一个,也是幸运的一个。沈从文告诉郁达夫,他千辛万苦来到北京,就是想得到北京大学的入读资格,他坚信,只有从最好的大学毕业,今后的温饱才能够解决,自己才有可能在文学路上继续走下去。

郁达夫从沈从文敞开心扉的诉说中,感念到他的坚持和志向,他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予沈从文作为经济资助,鼓励沈从文继续坚持下去。同时,郁达夫满腔激愤地写下了《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以充沛的***表达了对沈从文这位青年在社会遭遇到如斯境况的气愤。其后,他介绍沈从文到《晨报副刊》当主编,一个月后,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个人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得到赞赏。郁达夫更乘势而上,介绍沈从文与徐志摩认识,沈从文得到徐志摩的大力推荐,成功进入文坛,以个人的才华,不出几年工夫就享誉文坛,成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如果当年没有郁达夫,如果当年的郁达夫没有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感受沈从文的境遇,帮助他、提携他,或许当代文坛将会少一位文学大师。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懂得感受他人的处境,懂得换位思考,是郁达夫对年轻一辈最大的帮助和慈悲。

可见,换位思考有时候就是这么重要,它可能会成为生活的转折点,可能会成为命运的交叉口。对自己,对别人,也一样,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体会别人处境的过程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和经验,让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

现实生活中,越是强者,越懂得关心弱者,越懂得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他们阅历丰富,懂得换位思考,这也是北大学子的过人之处。

在考虑问题时,如果不只是单纯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考虑他人的感受,换位思考,便总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可以说,在今天,换位思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不是吃亏,你不会因此少了什么,反而会得到更多,这才是北大人应该具备的智慧。

北大行动指南:

1.设身处地,不要依靠强势而企图改变别人

其实,换位思考的实质就在于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理解性地看问题。

要知道,无论对方是谁,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基于自身的想法和立场,所以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彼此就会形成平行线,没有交集,没有共鸣。

能坚持己见固然是好事,可是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就很难从别人的立场中发现闪光点。因此,面对意见不一的情况,不必过于强硬地坚持己见,最好能听听别人的想法,然后换位思考,看看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事物本身会演变成什么样。

北大才子绝不会因为自己出身“名门”而看不起别人,听不进别人的话,反而能够更好地为他人着想,这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换位思考,从不因为自身强势而企图改变别人的想法。

2.多听少说,是换位思考的要求

很多时候,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会不尽相同,但是风景不同不代表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出现矛盾,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理解不足。而理解不足的根结所在,就是沟通不足。每当自己有想法的时候,我们总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别人表达的权利。

这样会造成一个不良的连锁反应,别人没机会说清楚,你就没有机会听清楚,导致分歧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首先要多听少说,给别人充分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在了解对方想法的基础上,试着从对方的立场出发,重新看待事物。

给自己一个新的角度,你会发现更多。

北大思考题:

一次,一位文学院教授问了一个学生一个问题:有一个囚犯,被抓到警察局,并被单独关到了一间密封得非常好的小囚室里,在没有可能外人进入的情况下,第二天早晨,囚室里居然多出了一名男士!这是为什么?

学生苦思冥想,都想不出答案,在他的思维中,突然多出一个男性的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警察给多安置了一位男犯人进去。

不过,这个答案不对,教授摇了摇头。

学生又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出来。

后来,教授说,因为这是一名女囚犯,她进了小囚室之后,生了一个小男孩,所以囚室中多了一位男士。

这答案是不是很完美?大概不是特别完美吧,不过教授希望让男同学明白的是换位思考的重要性,男同学永远从男性的角度出发,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明白女囚犯在囚室出现状况的各种可能性。诚如他在今后的人生当中,如果永远单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他就很难去思考别人的想法,从而没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

“常规”有时是一个笼牢,要懂得重获自由

北大箴言:

生命都是太薄脆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沈从文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常规之下,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都会给我们制定出一个相对固定的框框。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才,从读书写字到努力工作,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固定轨迹。

难道你从没怀疑过这样的人生轨迹吗?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陷在一个牢笼之中,被常规的生活困住了双脚时,你是否有打破这种笼牢的冲动呢?

我相信,那些最终能够考上北大的年轻人,一定是不甘平庸之人,他们受够了牢笼的束缚,他们要打破常规。

是的,很多时候,过于平凡的生活常规,对个人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从祖辈的生活经验,从周遭他人的际遇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随波逐流地走进这样的笼牢中,平庸一生。

人生是一个过程,高低起伏、成败得失都是互为转化的,在人生***时,稍有不慎便可能乐极生悲;在人生低谷时,换个思维,跳出笼牢,可能就会迈向更高的境界。

关键在哪里?

这是每一位北大才子都清楚的秘密,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打破常规,敢于突破的勇气。

沈从文出生在美丽的湘西地区,小时候的沈从文并不是典型的乖书生,虽然6岁就入读书塾,但是他总觉得美丽的湘西大自然才是他的书本,所以很早就落下了逃课、不好好学习的病根。

到了1917年,沈家怀揣着“再来一个将军”的梦想,希望沈从文延续祖辈的光耀,从军入伍,一展身手。不过,入伍后,沈从文除了深深地感悟到人性的险恶和生活的痛苦外,似乎并无收获。到了1919年,沈从文被军队遣散回家,他渴望改变,不想再碌碌无为地在乡下打转了,于是便托关系,在芷江警察所找了一份办事员的差事,在这里,他还认识了让自己心驰神往的女神。不过,命运弄人的是,他的初恋是羞涩的、无疾而终的,美丽的女神没能成为沈从文的另一半,他想继续改变生活。

沈从文曾经说过:“假若命运不给我一些折磨,允许我那么把岁月送走,我想这时节我应当在那地方做了一个小绅士,我的太太一定是个略有财产的商人女,我一定做过两任县知事,还一定做了四个以上孩子的父亲;而且必然还学会了吸***烟。照情形看来,我的生活是应当在那么一个公式里发展的。”

后来,辗转沉浮的沈从文继续游走在保靖、龙潭等多地,当过司书,做过书记,就这么几许变迁地过了五年。

直到1923年,由于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接触到了形形***的人,沈从文看到了生活中危机隐蔽的一面,他明白了人的境遇是可以打破的,于是二十出头的沈从文决定把自己的将来孤注一掷,前往北京考大学,希望一展拳脚。

从湘西军人到北京学子,沈从文拿出了极大的勇气,一到北京,他手上的钱就几乎花光了,由于学历低,没有接受到正规高等教育,他的生活非常坎坷,基本上是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不过,沈从文相信,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的将来,是要付出努力的,所以,他没有绝望。

由于当时北大欢迎一切有志于学的年轻人,并且允许旁听生自由出入北大选课,因此,沈从文成了“旁听族”,将自己看成是“北大人”,孜孜不倦地学习,甚至比正式学生还要用功。他一边旁听,一边阅读大量书籍,由于是旁听生,沈从文觉得更加方便了,少了学科的约束,少了教授的约束,他每天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不同的科目旁听上,一时间,自身掌握的知识有了爆炸式的增长。

期间,沈从文还认识了不少北大学子,他不卑不亢地和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子交流思想,成为了北大文学中的一片“小气候”。不过,沈从文的学习进步了,生活却依然艰苦,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房租、温饱都是大问题。他需要半工半读,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创造、探索自己的文学发展路,才能有饭吃,才能堂堂正正地考入北大,学习知识,怎么办才好?他开始向当时京城内几个知名的作家写信,倾诉心声,希望这些作家能体恤他这个年轻人,帮助他圆一个大学梦,圆一个文学梦。

在他的执着和努力下,沈从文得到了北大讲师郁达夫的帮助,最终成为了中国乡土文学创作领域上的著名作家。

从沈从文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来生活并非常态的,看似平凡,看似已经铺设好的人生轨迹,是可以根据我们的理想和规划进行突破和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改变现实的决心,有釜底抽薪的勇气,我们就能突破自己,突破常规,获取不一样的自由和进步。

当你决心进入北大的那一刻,就是打破常规的开始,如果你有幸梦圆未名湖,那么你的世界将会就此不同。即便最终无缘北大,敢于打破常规的思想也将深深植根于你的意识之中,它会带给你之前从未想过的改变。

北大行动指南:

1.告别漫无目的,学会和“常规”说“不”

生活就如一场苦行僧的修行,如果我们的脚步没有和目标联系在一起,那么就不可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见惯了漫无目的、虚度时日之徒,他们每天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机械性的学习,无法挣脱常规的笼牢,成为被生活拴牢的人。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像北大学子那样为自己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就会很轻松地找到生活的动力,驱使自己努力去实践梦想,这样,我们就更具勇气去挑战常规,突破平凡,敢于和既定的未来说“不”,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将来。

所以说,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有目标的人生,给自己突破常规的勇气,获取不一样的成就。

2.练就坚强的意志,突破常规的制肘

生活中,那些天生身体羸弱的人,可以通过积极和持久的锻炼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懦弱的人,如果能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依靠努力和耐心也能让内心强大起来。所以说,如果我们意志薄弱,缺乏突破常规的勇气,同样可以通过意志训练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让目标变得更加坚定。

要训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可以向生活中的强者学习,向优秀者学习,向努力不懈的人学习,而北大精英绝对是最好的榜样。定下目标之后,借助“目标”“意志”和“信念”这三种力量,支撑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样,突破生命常规,就指日可待了。

北大思考题:

有一天,北大法学系的课堂上出现了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因为风趣的教授向学生们提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达可号”驶向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虽然它可容纳50人,但这次却只坐了20个人。根据在海上巡逻的人说,“达可号”在离港仅40分钟后便开始突然下沉。据后来的调查指出,“达可号”突然下沉,并非因为它有破洞或发生爆炸之类的事故,那么原因是什么?

不出几分钟,同学们都想到了答案:那是一艘潜艇。

教授想考倒学生的如意算盘没有打成,但是却很开心。这个问题不难,关键是思维发散。我们常规中说到船只沉没,总以为是事故发生,却不想想,非常规的船只,如潜艇,其本身的功能就是会下沉的。

学生的回答让教授很满意,说明学生们初步具备了突破常规思维、发散思考的能力。

会思考的人从不闲着,闲着的人都很难成功

北大箴言:

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还想要***,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从文

人生,活着就是一种竞赛,思考能力将决定你的路能走多远,走得有多精彩。所谓思考,其实就是表示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看待事物,面对事物的时候,能够依据自己的思考去应对事情的发展,不人云亦云,不被别人的思想和言论左右。虽然说很多时候,我们借鉴别人的想法来解决问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全盘接受别人的想法,那么,只不过算是对别人思想的一种克隆。

对于北大学子来说,独立思考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让他们全盘接受别人的想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年轻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路毕竟要自己走,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怕犯错而不思考的人是愚蠢的,他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吸取失败的教训,获取成功。

徐志摩从小跟随张树森老师学习古文,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古文基础,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刚满14岁的时候,酷爱文学的他就开始在校刊上发表论文,提倡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传统思想。

到了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成为了北大学生。在北大的两年,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新鲜的内容,思维也开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开始思考自己所学的古文,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目睹了军阀混战、屠杀无辜的景象后,他开始厌弃所谓的古文学习和封建思想。他认为,要寻求改变中国现状的良方,唯有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于是,徐志摩在1918年,毅然离开北大,起程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入读历史系,选读社会学,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国的“汉密尔顿”。

在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的冲击下,徐志摩彻底从古文根底中转求西方哲学思想和政治学思想。原本,他一心追求哲学,但是都说思考者是从不闲着的,当他成功获得克拉克大学历史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他旋即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进修经济学。

不过,到了1919年,徐志摩永不停息的脑袋又开始忙起来了,因为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股巨大的思想旋风刮到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爱国的徐志摩在美国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加深了对中国新思维的认识。他积极参加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渐渐从经济学、社会学向文学转型。

1921年,在林长民的推荐下,徐志摩认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在狄更生的介绍下,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身份入读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两年时间内,他充分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熏陶以及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成为了新诗创始人。

当然,徐志摩的故事还有很多,他对爱情的追求,对真爱的执着,以及字里行间的缠绵等。不过,综观徐志摩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跌宕起伏,以及不依不饶的坚持,每到人生的转折点,他都会认真地思考,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想好自己的每一步,走出自己独树一帜的风采。

或者,人生就是如此,你永远没办法为将来做好全盘计划,你也没法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到底是对还是错,关键在于你对自己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像北大学子那样建立一种善于思考的品质,让自己的思维别空闲着,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别人的经验中,我们都可以多想想,如何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北大行动指南:

1.做个有主见的人,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跟北大人聊天,就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很特别,他们的思考力、洞察力、见解,等等,往往超出常人一个档次,随着你越来越喜欢跟他们聊天,也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粗鄙与无知。

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比较善于生活,他们是这个星球上最有主见的一群人,他们引领生活,他们创造生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世界都是属于善于思考的少数人的,即便你无法成为这样出类拔萃的一群人,也至少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敢于说出内心的想法,不要让他人操纵你的生活。

2.培养思考能力,就要敢于“做梦”

从各个伟大发明家的经历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疯狂,他们发明的东西是当时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驱使他们做出了如此伟大的发明呢?

其实,这源于“做梦”的动力,先要敢于做梦,敢于凭空想象,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追求的目标,努力思考和探索,然后才能获取成功。

世界的进步,源自梦想家的推动,他们不是疯子,他们是梦想制造者。

北大学子不仅善于思考,而且敢于做梦,他们很清楚,只有梦想才能推动人类的进步,才能撬动巨大的脑力风暴,所以他们要做一群“痴心妄想”的追梦人。

北大思考题:

在司法答案之前,教授为了缓解一众法学院学生面对司法答案的紧张气氛,问了学生们一道思考题:马路上发生车祸碰撞事件,当警察立刻赶往时,司机虽然全力相助,却有一人死亡。依司机的说法,此人并非死于车祸,而是因肺癌丧命。因同坐车的只有司机和死者二人,根本没有目击者;但是,警察却立刻明白,司机并没有说谎。这是为什么?

学生们可能是因为复习答案把脑子都填实了,习惯性地以为教授在司法答案前问这样的问题一定和法律有关,于是纷纷从法律角度对问题进行阐释。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这个司机是以灵柩车运送这位死于肺癌的人的,那么,警察自然知道他没有说谎喽。

教授把答案一说出来,学生们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其实教授的本意是希望告诉学生,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惯性思维所左右,被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固定思维所左右。比如,你学法律,就以为任何事情都和法律有关。这样的想法不是不对,但是有点狭隘,如果可以的话,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往不同的层面想事情,才是最好的。

编辑推荐

热门小说